home
search
【內容】

狂证系精神失常之病证,以狂躁打骂、动而多怒为主证。狂证病名首见《内经》。如“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

狂证多因先天秉赋不足,继受恼怒惊恐所致。肝火过旺,影响及脾,脾气不伸,运化无权,痰浊内生,痰火交结,郁于胸膈,上扰神明,蒙闭清窍而发病。

狂证的针灸治疗,《灵枢‧癫狂》篇曾专作论述,提出针、灸、刺血等法救治,如“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现代医学中之精神分裂症、躁狂型精神病等可归属于本证范畴。

【辨证分型】

(一)痰火上扰

本型多先有烦躁头痛,目赤面红,继而突然狂乱无知,逾屋上垣,骂詈叫号,打人毁物,不食不眠,脉象弦大滑数,舌质红绛,苔黄腻。

(二)阴虚火旺

狂病日久,病势较缓,精神疲惫,时而躁狂,情绪焦虑,多言善惊,形瘦面红,五心烦热,脉细数,舌质红,少苔或无苔。

【治疗】

(一)痰火上扰

1.治则:清心涤痰,潜阳泄火。

2.处方:定神、丰隆、劳宫、大椎。

定神位置:人中沟下1/3与中1/3交界处。

3.方义:定神为经外奇穴,可开窍定神;劳宫乃心包经之荥,清心定志;丰隆,祛痰化浊;大椎清热潜阳而能醒脑。五穴共用,降肝火祛痰浊,醒心神镇狂越,标本兼顾,内外同治,以竟全功。

4.治法:定神宜斜刺向上1~1.5寸,平补平泻持续运针2分钟,留针,并作间断运针。涌泉穴,以艾卷雀啄法温灸,余穴均用泻法,针刺深度宜适当加深,施强刺激,亦留针。

(二)阴虚火旺

1.治则: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2.处方:涌泉、太冲、三阴交、神门。

3.方义:狂症日久,真阴内耗;心神不宁,故选足少阴井穴涌泉滋阴降火,辅以太冲增加降火之效。三阴交配神门可养心阴、清心火、宁心神。

【古方辑录】

《千金备急要方‧卷十四》:狂邪发无常,被头(即披发)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

《针灸资生经‧第四》:冲阳、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劳宫、大陵、主风热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欷,喜笑不止。

《扁鹊心书‧卷中》:风狂:…言语无伦,持刀上屋,治法:先灌睡圣散,灸巨阙二三十壮;又灸心俞二穴,各五壮。

《杂病歌‧心邪癫狂》:涌泉一穴与心俞,登高而歌摄衣走。

《针灸大成‧卷九》:发狂,不识尊卑:曲池、绝骨、百劳、涌泉。

上一節 腰痛
痫证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