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证辨治 » 内科病证 » 惊悸、怔忡
【內容】

惊悸、怔忡是指病人自感心中剧烈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或脉见参伍不调的一种证候。惊悸其证较轻,怔忡病情较重,终日觉心中悸动不妥。惊悸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宋‧严用和之《济生方》专列“惊悸怔忡健忘门”。导致惊悸怔忡的病因较多,病人素体虚弱,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而发病;外邪乘虚而入,搏于血脉,造成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或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引起怔忡;阴虚火旺,上扰心神;久病大病,不能温养心脉,均可引发本证。

针灸治疗惊悸、怔忡始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阴阳脉灸经》。之后,从《针灸甲乙经》一直至明清的针灸医著,均有关于本证的取穴配方记载。

现代医学中之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以及部分神经官能症均归属于本症。

【辨证分型】

依据病因病机,可辨为虚实两型。

(一)实证

发则心动惊悸不止,胸痛阵作。如饮邪上犯,兼头晕目眩,胸脘痞闷,脉象弦滑,舌苔白滑;如瘀血阻络,则兼心痛如刺,脉涩,舌紫或有瘀斑。

(二)虚证

心悸时作,坐卧不安。如心血不足,则兼面色萎黄,头晕乏力,稍劳即发,脉象细弱,舌质淡红;如阴虚火旺,则兼失眠多梦,骨蒸潮热,烦躁盗汗,脉细数,舌红无苔;如心阳虚衰,兼见面白少气,形寒肢冷,脉沉弱,舌淡,苔白厚。

【治疗】

(一)实证

1.治则:活血行水,通络定悸。

2.处方:间使、膻中、少府;瘀血加膈俞或厥阴俞,饮邪上犯加中脘或阴陵泉。

3.方义:间使,手厥阴之经穴;膻中,心包之募穴,二者配合有疏理心气、宁心定悸之作用。少府是心经之荥,刺之可宣通心脉,加强心脏之功能。如为瘀血痹阻,宜加取膈俞或厥阴俞,以活血化瘀;如为饮邪上犯,兼用中脘或阴陵泉,以利气行水。

4.治法:间使穴以气至法激发针感至胸为佳,与少府穴均用泻法。余穴可先行泻法,后行补法,以补为主。

(二)虚证

1.治则: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2.处方:内关、通里、心俞;血虚加足三里,阴虚加太溪,阳虚加关元。

3.方义:内关通于阴维,善宁心神止怔忡;通里,手少阴心经之络穴,调心气定悸动;心俞,更有协调心脉气血、镇静心脏之效。如属心血不足,加足三里资生气血;如为阴虚火旺,配肾之原太溪,益肾水而降虚火;如为心阳虚衰,加关元培补元阳。

4.治法:内关、心俞均应气至前胸,针法见前,通里亦应以气至手法,促使针感沿尺侧向上传导。此三穴,先以中等强度的泻法,继用补法,并以补法为主。余穴均用补法,关元针后加艾卷雀啄灸。

【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九》: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惶惶而惊,大陵及间使主之。

《针灸资生经‧第四》:间使疗惊悸。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心懊,微痛烦逆,灸心俞百壮。

《普济方‧卷四百二十》:治惊悸少气:穴神门、蠡沟、巨阙。

疗惊悸:穴间使。

治惊悸:穴百会、神道、天井、液门。

《百症赋》: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

《针灸大全》:心中虚惕,神思不安:乳根二穴,通里二穴,胆俞二穴,心俞二穴;心脏诸虚,心怔惊悸:阴郄二穴,心俞二穴,通里二穴。

《玉龙歌》: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玉龙赋》:心悸虚烦刺三里。

《神灸经纶‧卷三》:“怔忡健忘不眠:内关、液门、膏肓、解溪、神门”。

上一節 昏迷
咳嗽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