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痹证是一种以肢体、关节等处酸痛、麻木、重著及屈伸不利等为主要症候的病证。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病因病机,或因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

针灸治疗痹证,《素问‧痹论》亦已提出:“痹,…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之后,《针灸甲乙经》载有各种性质及不同部位痹痛的针灸治疗。而《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等医著中皆有针灸治疗风痹、历节及四肢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的丰富资料。

现代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某些神经痛,均可归属于本证。

【辨证分型】

(一)风寒湿痹

关节疼痛酸胀,不红不肿,或但肿不红,局部畏寒,遇寒加剧,得温则减,面色少华,形寒怕冷,口淡不渴,脉濡细迟,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

(二)风热湿痹

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按之□热,喜凉恶热,皮肤可见红斑,伴有全身发热,汗出,疲乏,头昏,心烦口渴,尿黄便干,脉滑数,舌红苔黄燥或黄腻。

(三)痰瘀痹阻

痹证日久,病情加重,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关节呈梭形肿胀或呈鹤膝状,屈伸不利,关节周围筋肉僵硬,皮色紫暗,压之痛甚,皮下可触及硬结,伴面色晦滞,脉细涩,唇舌暗红或有瘀斑点,苔白腻或厚腻。

【治疗】

(一)风寒湿痹

1.治则: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2.处方:(1)局部取穴:肩关节:肩髃、肩髎、巨骨、曲池;肘关节:曲池、尺泽、曲泽、少海、手三里;腕关节:阳池、阳溪、大陵、合谷、外关;掌指关节:八邪、合谷、三间;指关节:四缝;髋关节:环跳、居髎、阳陵泉;膝关节:内外膝眼、梁丘、委中、膝阳关、曲泉、阳陵泉;踝关节:昆仑、太溪、解溪、丘墟、然谷;跖趾关节:八风、内庭、太冲;脊柱关节:大椎、身柱、腰阳关、相应病变局部的华佗夹脊穴。(2)全身取穴:大椎、气海、关元、神阙。

3.方义:阳虚气弱,内外不固,风寒湿邪侵袭,发为风寒湿痹,故取关元、气海、神阙,以壮元阳益元气;大椎乃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既能祛散外感之邪,又能调和诸阳经之气机。关节局部及周围的腧穴,均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之功。局部与整体相配,标本同治,以达扶正祛邪之效。

4.治法:关元、气海、神阙但灸不针,余穴用平补平泻法。针后可加艾条悬灸。

(二)风热湿痹

1.治则:清热祛风,除湿通络。

2.处方:(1)局部取穴同风寒湿痹;(2)全身取穴:大椎、身柱,曲池。

3.方义:本型系风湿热邪乘虚外袭,或风寒湿痹延久化寒,先泻大椎、身柱、曲池以清热祛风除湿;再泻病变关节部腧穴,以清泄局部风湿热邪,并能通调经络,行气活血。

4.治法:先针大椎、身柱、曲池,中强刺激泻法,不留针。后针病变关节周围腧穴,用轻刺激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远离病灶循经选穴,用中强刺激泻法,间歇留针10~15分钟。

(三)痰瘀痹阻

1.治则:祛痰化瘀,泻血通络。

2.处方:(1)局部取穴同风寒湿痹;(2)全身取穴:膈俞、脾俞、血海。

3.方义:痹症日久,由气入血,气滞血凝,痰瘀形成,故泻膈俞、血海活血化瘀,脾俞健脾化痰。局部穴位均有通经活血,消瘀利络的作用。

4.治法:脾俞、膈俞、血海均用泻法,不留针。关节局部穴位进针后稍摇大其针孔,然后再深入,使针尖达于骨的附近,稍加提插,出针时再摇大其针孔,令其出血。远离关节循

经所取位穴用强刺激泻法。若指(趾)关节呈梭形肿胀,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古方辑录】

《灵枢‧四时气》: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针灸甲乙经‧卷十》:膝中痛取犊鼻,以园利针,针发而间之。

足不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

膝内廉痛引髌,不可屈伸…膝关主之。

骨痹烦满,商丘主之。

《类经图翼‧十一卷》:受湿手足拘挛:曲池、尺泽、腕骨、外关、中渚。

白虎历节风:膝关。

足腕肿痛:解溪、丘墟。

《医学纲目‧卷之十二》:白虎历节风痛:两踝尖(在内外两踝尖灸之)。浑身疼痛,往来上下无常:阳辅。如足跟不得履地:风池。如膝盖肿起:曲池(一寸半)、阳陵泉(一寸半)。

《针灸聚英‧卷四下》:风痹尺泽阳辅区,身寒痹治曲池穴,列缺环跳与风市,委中商丘及中封,再兼临泣八穴攻。

痛风、风热、风湿、血虚有痰、针百会、环跳。

上一節 筋惕肉瞤
漏肩风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