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而言。首载见于《内经》,多从寒热邪气客于肠胃立论。

导致急性腹痛的病因颇多。有因外感寒邪,过食生冷,寒滞于中,气机不利而痛;有因暑热之邪侵袭或恣啖辛热之品,热郁于内,气机不和而痛;或因情志怫郁,肝胃不和,气机壅寒;或因跌仆创伤,蛔虫窜扰,气滞血瘀,气机活动阻滞,不通则痛。亦有因素体阳虚,脾阳不运,脏腑虚而有寒,失其温养而腹痛。

针灸治疗腹痛,始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腹痛,腹张(胀)…皆久(灸)足泰(太)阴臑(脉)”(《五十二病方》)。自《内经》直至明清医籍多有载述。

腹痛是一个症状,西医多种病症,如某些急腹症、神经官能症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等均可归属本症。

【辨证分型】

(一)寒痛

痛势急暴,得温稍减,遇冷更甚,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脉象沉紧,舌苔白腻。

(二)热痛

腹痛剧烈,腹壁拘急,胀满拒按,烦渴引饮,便秘溲赤,脉象浮数,舌红,苔黄腻。

(三)实痛

气滞为主,腹痛腹胀,攻窜不定,痛引少腹,脉弦,舌质暗;血瘀为主,痛如针刺,固定不移,脉细或涩,舌质青紫而兼瘀斑。

(四)虚痛

腹中时痛或绵绵不休,按之痛减,伴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脉细无力,舌淡苔白。

【治疗】

(一)寒痛

1.治则:散寒祛痛。

2.处方:关元、下巨虚。

3.方义:腹痛病位多在下焦,温灸关元可消下焦之积寒,则阳气得伸;下巨虚属胃经而为手太阳之下合穴,太阳主表,取是穴可祛寒邪,通腑气。阴寒散,气机利,则腹痛可止。

4.治法:关元宜隔姜灸,须大炷重灸至痛缓,亦可先施以热补法,继用泻法,以热补为主,在留针期间,艾卷熏灸针柄。下巨虚施泻法。留针时间长短,须视疼痛症状改善而定,30分钟~1小时不等,下同。急性腹痛症情危重或针灸疗效不显者,须配用或改用其他中西医疗法。

(二)热痛

1.治则:清热通腑。

2.处方:内关、气海、行间、建里。

3.方义:内关为心包经之络,别走少阳三焦,配气海可通调腹部之气机,理气镇痛;行间为肝之荥,刺之可清下焦之邪热;建里,泄腑热而通腑气。

4.治法:均用凉泻法。宜持续运针至痛解。

(三)实痛

1.治则:利气活血止痛。

2.处方:中脘、足三里;气滞加期门,血瘀加地机。

3.方义:实痛病机,在于经脉瘀阻,腑气不通,取中脘、足三里,意在调整气机之升降,逐腑通肠;气滞为主者,加取肝募期门,疏泄郁结之气;血瘀为主者,加取脾郄地机,活血通瘀。祛瘀开闭,气通血活,腹痛可止。

4.治法:中脘、足三里,先行泻法,后施补法,泻多于补;余穴采用泻法。

(四)虚痛

1.治则:温中补虚止痛。

2.处方:脾俞、中脘、气海、足三里。

3.方义:取脾之背俞和胃之募穴相配,补脾胃以益生化之源;气海、足三里相配可补益中气,二者相合可达到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目的。

4.治法:用温补法,针后可加灸。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四》:中极,主腹中热痛。行间,主腹痛而热。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小腹疼痛不可忍者,刺任脉关元一穴,次针足阳明经(足)三里二穴。

《神应经‧腹痛胀满门》:腹痛:内关、三里、阴谷、阴陵、复溜、太溪、昆仑、陷谷、行间、太白、中脘、气海、膈俞、脾俞、肾俞。

《肘后歌》:“伤寒腹痛虫寻食,吐蛔乌梅可难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还胃气通。”

《针灸聚英‧卷二》:“腹痛:…实痛宜刺泻之,太冲、三阴交、太白、太渊、大陵。邪客经络,药不能及者,灸气海、关元、中脘”。

《针灸大成‧卷九》:“腹内疼痛:内关、三里、中脘。…如不愈,复刺后穴:关元、水分、天枢(寒湿饥饱)”。

上一節 泄泻
奔豚气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