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胃脘痛指胃脘部疼痛而言。本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胃脘痛,或因外感寒邪,邪犯胃腑,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致胃失通降,气机阻滞,致生疼痛;亦有气滞日久,瘀血内结,不通则痛,久痛伤胃络,则疼痛出血并现。或因忧思恼怒,情怀不畅,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气血壅而不行,不通则痛;或因脾胃虚弱,中阳不运,寒从内生,胃失温熙,而现胃痛。

针灸治疗,在现存最早的针灸典籍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已提及脘痛;《内经》记载的以针灸治疗的心痛病症中,不少属于本证。在后世医著,如《针灸资生经》、《针经摘英集》、《神应经》、《神灸经纶》中多有载述。

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等所引起的上腹部疼痛均可归属于本证。

【辨证分型】

(一)寒邪犯胃

胃脘疼痛,痛势急暴,得温熨则减,口不渴、喜热饮,脉弦紧,苔白。

(二)瘀血停滞

胃脘剧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如伤及胃络,可见突然呕血或黑便,脉涩,舌质紫暗。

(三)脾胃虚寒

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时吐清水,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脉弱,舌淡。

【治疗】

(一)寒邪犯胃

1.治则:散寒止痛。

2.处方:足三里、中脘、胃俞。

3.方义:胃合足三里,是治胃腑病症之要穴,针此能消散阴寒,通降胃气;中脘,胃之募穴,胃俞,胃之背输,输募相合,温中州,理气机,止胃痛。

4.治法:先在足三里穴区按压得敏感点后刺入,施以气至法导针感向上,如能入腹最佳,再重用泻法;中脘与胃俞平补平泻,针后以艾卷雀啄法灸此两穴。

(二)瘀血停滞

1.治则:活血化瘀。

2.处方:膈俞、内关、公孙。

3.方义:膈俞,血之会穴,最能活血理血;内关、公孙二穴为父母相配,内关通阴维而系于胃,公孙络胃经而属于足太阴,且与“血海”冲脉相联。故三穴配合,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

4.治法:先针内关、公孙,均先泻后补,以泻为主,继针膈俞,平补平泻。

(三)脾胃虚寒

1.治则:温中散寒。

2.处方:脾俞、胃俞、中脘、章门、三阴交、足三里。

3.方义:本证系由脾胃虚弱所致,故取脾俞、胃俞、中脘、章门俞募相配以健脾益胃,足三里、三阴交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功。

4.治法:均采用针刺补法,腹部穴针后加艾卷灸,足三里可用温针。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三》:“膈俞,治胃脘暴痛”。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卒心痛不可忍,刺任脉上脘一穴…针入八分,先补后泻之,其穴下针,令患人觉针下气行如衮鸡子入腹为度;次针气海二穴,足少阴涌泉二穴…如不已,刺手厥阴包络经间使二穴…次针手少阳三焦经支沟二穴,次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

《神应经‧心脾胃门》:“胃脘痛:太渊、鱼际、三里、两乳下(各一寸,各三十壮)、膈俞、胃俞、肾俞(随年壮)”。

《针灸大全》:“脾胃虚冷,呕吐不已,内庭二穴、中脘一穴,气海一穴、公孙二穴”。

《神灸经纶‧卷三》:“胃脘痛:膈俞、脾俞、胃俞、内关、阳辅、商丘”。

上一節 厥证
痢疾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