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胃緩亦稱胃下,系指以脘腹痞滿、噯氣不舒、胃脘疼痛、漉漉有聲等脾胃虛弱症候為特點的病證。始見於《內經》。《靈樞‧本藏》篇曰:「脾應肉,肉堅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不堅者胃緩…」。說明肌肉瘦削與身形不相稱者,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夠堅實則胃緩。

本證系由於長期飲食失節,或七情內傷,或勞倦過度,致中氣下陷、升降失常、脾胃失和。更使形體瘦削,肌肉不堅,而形成胃緩。

針灸治療胃緩,在古籍文獻中未見記載。但有關胃緩所出現的腹脹、噯氣等主要見症的針灸辨治,從晉之《針灸甲乙經》到清之《神灸經綸》,則多有載述,為近現代證治本病症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本證與現代西醫學的胃下垂相似,至於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以及各種慢性病中所出現的胃腸功能障礙有類似胃緩症狀者,亦可歸屬之。

【辨證分型】

(一)脾虛氣陷

面色萎黃,形體消瘦,頭昏目眩,神疲乏力,納呆噯氣,脘腹痞滿,脹墜不適,食後尤甚,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脈緩弱,苔薄白。

(二)氣陰兩虛

脘腹墜脹,食後為甚,口苦口乾,噯氣時作,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形瘦神疲,大便乾結,脈細數,舌紅少苔。

【治療】

(一)脾虛氣陷

1.治則:補中益氣,升提舉陷。

2.處方:百會、脾俞、中脘、氣海、足三里。

3.方義:本型乃脾氣虛弱,中氣下陷所致,故取百會升陽舉陷;脾俞、中脘調補脾胃,理氣暢中;氣海、足三里補中益氣,調運升降。五穴合用,共助脾胃化生氣血之力,而達升提舉陷之功。

4.治法:百會針用補法,針後加艾條懸灸,余穴亦用補法,留針30~40分鐘。

(二)氣陰兩虛

1.治則:益氣養陰,和胃暢中。

2.處方:脾俞、中脘、氣海、內關、三陰交。

3.方義:本型為脾氣虛弱、胃陰虧損,以致胃失濡養,氣失和降。故取脾俞運脾行津,潤養胃陰;氣海補益元氣,舉陷固脫;中脘理氣消脹,調和升降;三陰交滋陰壯水,生津潤燥;內關養陰清熱,和胃暢中。

4.治法:上穴均用補法。

【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之八》:胃脹者,中脘主之,亦取章門。

《普濟方‧卷四百二十‧針灸門》:治胃脹不調,胃虛不嗜食,水分。

治胃中寒,腹脹不嗜食,羸瘦,穴胃俞。

《神應經‧腹痛脹滿門》: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溪、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脹而胃痛:膈俞。

胃腹膨脹,氣鳴:合谷、三里、期門。

《神應經‧痰喘咳嗽門》:噫氣:神門、太淵、少商、勞宮、太溪、陷谷、太白、太敦。

上一節 嘔吐
厥證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