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胃缓亦称胃下,系指以脘腹痞满、嗳气不舒、胃脘疼痛、漉漉有声等脾胃虚弱症候为特点的病证。始见于《内经》。《灵枢‧本藏》篇曰:“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说明肌肉瘦削与身形不相称者,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则胃缓。

本证系由于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或劳倦过度,致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脾胃失和。更使形体瘦削,肌肉不坚,而形成胃缓。

针灸治疗胃缓,在古籍文献中未见记载。但有关胃缓所出现的腹胀、嗳气等主要见症的针灸辨治,从晋之《针灸甲乙经》到清之《神灸经纶》,则多有载述,为近现代证治本病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本证与现代西医学的胃下垂相似,至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以及各种慢性病中所出现的胃肠功能障碍有类似胃缓症状者,亦可归属之。

【辨证分型】

(一)脾虚气陷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昏目眩,神疲乏力,纳呆嗳气,脘腹痞满,胀坠不适,食后尤甚,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脉缓弱,苔薄白。

(二)气阴两虚

脘腹坠胀,食后为甚,口苦口干,嗳气时作,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形瘦神疲,大便干结,脉细数,舌红少苔。

【治疗】

(一)脾虚气陷

1.治则:补中益气,升提举陷。

2.处方:百会、脾俞、中脘、气海、足三里。

3.方义:本型乃脾气虚弱,中气下陷所致,故取百会升阳举陷;脾俞、中脘调补脾胃,理气畅中;气海、足三里补中益气,调运升降。五穴合用,共助脾胃化生气血之力,而达升提举陷之功。

4.治法:百会针用补法,针后加艾条悬灸,余穴亦用补法,留针30~40分钟。

(二)气阴两虚

1.治则:益气养阴,和胃畅中。

2.处方:脾俞、中脘、气海、内关、三阴交。

3.方义:本型为脾气虚弱、胃阴亏损,以致胃失濡养,气失和降。故取脾俞运脾行津,润养胃阴;气海补益元气,举陷固脱;中脘理气消胀,调和升降;三阴交滋阴壮水,生津润燥;内关养阴清热,和胃畅中。

4.治法:上穴均用补法。

【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之八》:胃胀者,中脘主之,亦取章门。

《普济方‧卷四百二十‧针灸门》:治胃胀不调,胃虚不嗜食,水分。

治胃中寒,腹胀不嗜食,羸瘦,穴胃俞。

《神应经‧腹痛胀满门》:腹胀:尺泽、阴市、三里、曲泉、阴谷、阴陵、商丘、公孙、内庭、太溪、太白、厉兑、隐白、膈俞、肾俞、中脘、大肠俞。

胀而胃痛:膈俞。

胃腹膨胀,气鸣:合谷、三里、期门。

《神应经‧痰喘咳嗽门》:噫气:神门、太渊、少商、劳宫、太溪、陷谷、太白、太敦。

上一節 呕吐
厥证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