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臌脹是指腹部脹大如鼓的病證。首見於《內經》,如《靈樞‧水脹篇》,《素問‧腹中論》對臌脹的特點、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及治療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記錄。

目前認為,臌脹的病因主要由於酒食不節、情志所傷、勞欲過度、感染血吸虫,以及黃疸、結聚失治等。其病機則為肝、脾、腎三臟功能障礙,導致氣滯、血瘀、水停,積于腹內而成。

針灸治療臌脹,在宋代的醫籍已有大量的記載,至明代,倡用灸法。在《景岳全書》、《類經圖翼》提出據症選穴的方法。《針灸大成》還載述了治臌脹的奇穴。

現代西醫學的肝硬化腹水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水與本病證相當。

【辨證分型】

(一)實脹

腹大脹滿、脹而不堅,脅下痞脹或疼痛,納食減少,食後脹甚,噯氣,小便短少,大便不爽,脈弦,苔白膩。

(二)虛脹

腹部脹滿,脹鳴便溏,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脈沉弱,苔薄膩,舌質淡胖有齒痕。

臌脹分型頗多,上述為針灸適宜治療之二型。

【治療】

(一)實脹

1.治則:疏肝理氣,治濕消滿。

2.處方:行間、太衝、中封、肝俞、水分、復溜。

3.方義:行間為足厥陰之滎穴,能疏泄肝經之鬱結;太衝為足厥陰之原穴,可平肝利氣;中封為足厥陰之經穴,有疏肝利絡之效。水分為任脈脈氣所發,泌清別濁之處,故為治水病之要穴;肝俞為肝之背俞,治肝之病變;復溜為足少陰腎經之經穴,有益腎陰、治水濕、消脹滿之功。

4.治法:上穴除肝俞平補平瀉外,均用瀉法。

(二)虛脹

1.治則:補脾益氣,化濕利水。

2.處方:脾俞、章門、水道、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氣海。

3.方義:脾俞、章門為脾之俞募相交,陰陽相配,以健脾;氣海、水道相配,可益氣而調三焦膀胱之經氣;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相配,有健脾化濕利尿的作用。

4.治法:每次取4~5穴。腹部及背部腧穴宜灸,其中肝俞麥粒灸百壯,脾俞灸隨年壯,神闕隔鹽灸。余可以艾條灸,灸至局部潮紅為度。下肢穴用針刺,補法或平補平瀉法,留針15~30分鐘。

【古方輯錄】

《針灸資生經‧第四》:水分治腹堅如鼓,水腫腹鳴。胃虛脹不嗜食,繞臍痛,沖胸不息,…復溜治腹中雷鳴,腹脹如鼓,四支腫,十水病。章門療身黃羸瘦,四支怠惰,腹脹如鼓,兩脇積氣如卵石;中封、四滿主鼓脹。

《景岳全書‧卷二十二》:脾俞(治脹,隨年灸之)、肝俞(治脹,灸百壯)、三焦俞(治心腹脹滿、飲食減少、小便不利、羸瘦少氣)、水分(治腹脹繞臍結痛,不能食,若是水病,尤宜灸之)、神闕(主水腫膨脹,腸鳴如水之聲,極效)、石門(主水腫水行皮中,小便黃)、足三里(主水腫腹脹)、水溝(主一切水腫)。

《類經圖翼‧卷十一》:水溝(三壯)、水分(灸之大良)、神闕(三壯,主水鼓甚妙)、膈俞、肝俞、胃俞、腎俞、中脘、氣海(氣脹,水鼓、黃腫)。

《神應經‧腹痛脹滿門》:鼓脹:復溜、中封、公孫、太白、水分、三陰交。

《針灸大成‧卷九》:單蠱脹:氣海、行間、三里、內庭、水分、食關(在建里穴旁1寸,為奇穴)。

雙蠱脹:支溝、合谷、曲池、水分…三里、三陰交、行間、內庭。

上一節 黃疸
呃逆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