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症治疗 » 急症 » 急性呼吸衰竭
【內容】

电针

(一)取穴

常用穴:素髎、内关、太冲、肾上腺(耳穴)。

备用穴:涌泉、内庭、太渊、天突、膈神经刺激点。

膈神经刺激点位置:胸锁乳突肌外缘下1/3处。

(二)治法

一般取常用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备用穴。针刺得气后,接6805型电针仪。素髎、内关接阳极,太冲、肾上腺接阴极,呼吸骤停者,加取膈神经刺激点。用断续波。开始时用较弱的电流强度,以后逐渐增大,强度应视病情和个体反应而定,呼吸骤停者,刺激宜强。频率常用20~30次/分。如发生适应,则可暂换其他波型,或不断地来回调整电流强度。施电针时,需专人负责,严密观察,多在1~2分钟内见效。也有须经20~30分钟才能使极严重的呼吸节律不整的患者恢复,此时宜再断续通电20~30分钟加以巩固。对停用电针又出现反复的少数病人,可采用断续刺激治疗2~3天。

(三)疗效评价

就所收集的161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看,电针的总有效率为89%左右(1~3)。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气舍、人中、足三里。

(二)治法

常用穴均取。进针得气后行捻转提插手法,持续运针。其持续时间及刺激强弱应视症情变化而定,一般每次行针3~5分钟,留针1小时。本法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结合常规西医疗法共抢救5例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均获得明显效果(4)。

主要参考文献

(1)田道正。急症的针灸治疗。中国急救医学1983;3(1):58

(2)广东省海南医院儿科。电针抢救呼吸衰竭30例的初步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74;54(1):426。

(3)杨顺益。电针抢救呼吸衰竭67例的初步体会,新中医1976;(6):45。

(4)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针刺抢救中枢性呼吸衰竭5例。上海针灸杂志1987;6(4):39。

上一節 休克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