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症治疗 » 消化系统病症 » 急性胆囊炎
【內容】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胆俞、阳陵泉、中脘、足三里。

备用穴:绞痛加郄门、期门,黄疸加至阳,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二)治法

每次从常用穴中选取2~3穴,据症状加备用穴。除期门不宜深刺,胆俞穴斜刺向脊柱外,余穴均宜直刺、深刺。在引发出强烈得气感应的基础上,施以泻法,持续运针3~5分钟,留针30~45钟,每隔5分钟运针1~2分钟。每日可针刺2次。

(三)疗效评价

体针治疗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的效果,有效率在80%~90%左右。

电针

(一)取穴

常用穴:胆俞(右)、胆囊穴、中脘。

备用穴:日月、期门、梁门、太冲。

(二)治法

以常用穴为主。效不佳时,酌加备用穴。寻准穴位后,进针深刺,出现强烈针感后即接通电针仪,胆俞、中脘接阴极,胆囊穴接阳极。采用可调波,强度由弱渐强,以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3次。

(三)疗效评价

据观察,电针后数天内症状可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腹部压痛逐步消失,有效率在90%左右(4)。

耳针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两组:(1)肝、胰胆、腹、耳迷根;(2)肩、神门、交感。

备用穴:三焦、十二指肠。

(二)治法

急性发作时取常用穴第一组针刺。如效不明显,加备用穴。采取病人能忍受的强刺激,持续捻转,或用电针。留针30~60分钟,直到症状有所缓解。取针后,再选第二组穴行压丸法。压丸法操作:将直径约1~1.5毫米成熟之王不留行种子粘附在0.6毫米见方的小块胶布上。在所选耳穴穴区探得敏感点后,用镊子夹取这种胶布一块,对准敏感点贴敷好。各穴贴好后,按压数分钟,并嘱病人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持续5~10分钟。急性发作时,可增加按压次数,延长按压时间。

(三)疗效评价

通过114例观察,用耳穴压丸法对减轻疼痛和减少发作有明显效果(5)。

穴位注射

(一)取穴

常用穴:胆俞、足三里、胆囊穴、中脘。

(二)治法

药液:当归液、红花液、10%葡萄糖注射液,任取一种。

常用穴每次选二穴,以五号齿科注射针头深刺(胆俞穴须斜向脊柱深刺),得气后,略作提插使针感明显,推入药液。如用当归液或红花液,每穴注入5毫升;如用10%葡萄糖液,每穴注入10毫升。日穴注1~2次。

(三)疗效评价

经临床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有一定效果(6)。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常用穴:日月、期门。

(二)治法

低功率氦氖激光器,功率7毫瓦,波长6328,光斑直径3毫米。用导光纤维直接照射上述二穴,每穴照射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经治疗后,疼痛消失,超声波复查3次,提示阴性,随访未发;(2)有效:上腹部疼痛消失,唯放射痛尚存,超声波检查(规定在食后2小时)胆囊进出波间液平缩小在2.5毫米之内,白细胞在8000/立方毫米以内;(3)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完成全部治疗的胆囊炎病人76例,按上述标准,痊愈35例(46.1%),有效28例(36.8%),总有效率82.9%(7)。

拔罐

(一)取穴

常用穴:胆俞。

备用穴:胆囊穴

(二)治法

先取主穴,以闪火法或抽吸法吸拔仅拔右侧。留罐10~15分钟,以局部疼痛缓解或消失为度。如拔罐尚难以控制症状,可在右侧胆囊穴,以28号2寸毫针刺入,得气后施强刺激泻法,留针30分钟~1小时,间隔5~10分钟运针一次。不计次数和疗程,如绞艰发作,可再次拔罐治疗。

(三)疗效评价

用单纯拔罐之法治疗10例,结果全部有效(8)。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子文。针刺治疗胆石证胆囊炎初步经验介绍。中医杂志1959;7:27。

(2)王佐良,等。针刺治愈胆囊炎介绍。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5:37。

(3)上海市虹口区中心医院外科。针刺治疗胆囊炎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全国外科学术会议资料选编,1961。

(4)上海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经验交流会资料,1975。

(5)陈巩荪,等。《耳针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68~269。

(6)河南省人民医院。中药、硫酸镁、针刺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体会。全国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胆道疾病会议资料,1977。

(7)朱新太,等。氦一氖激光照射穴位治疗胆道疾病83例。上海针灸杂志1984;1:7。

(8)杨同锡。针刺拔罐治疗胆绞痛100例。陕西中医1991;12(1):34。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