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综合法

(一)取穴

常用穴:关元、气海、脾俞、肾俞、足三里、命门、三阴交、筑宾、神阙、大椎。

备用穴:外感发热加曲池、合谷、肺俞、列缺;体虚加太白、太溪;出血加膈俞、血海;失眠加神门、内关;疼痛加交感、神门、肺、肝、脾、肾(均为耳穴)。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取3~5个。因本病病情变化迅速,个体差异相当明显,故应据不同脏腑或经脉显现的症候取穴。备用穴则据症选取。穴位力求少而精,为了不增加病人的消耗,留针时间宜短,一般不超过20分钟。除了早期病人采用补中寓泻外,余均用补法。常用穴针后加艾卷灸,可嘱病人在家中自行灸治,自己无法灸的背部俞穴,由家人代灸,用回旋灸法,每次灸至局部红晕出现为宜。耳针用于止涌,留针时间可稍延长至25分钟。体质虚弱和慢性腹泻者,宜以灸法为主,前者,以常用穴灸治(命门、膏肓、足三里、关元),备用穴针刺;后者则灸关元、神阙、三阴交、气海。

操作时重视预防性技术操作。医生应戴消毒手套,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使用过的针具、消毒手套及擦拭过穴位的药棉,均应置于密封容器内,另作处理。

针灸为每周2次,可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针灸治疗艾滋病人350例。尽管没有达到治愈的目的,但针灸有下列效果:(1)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接受针灸治疗后多表现为内心宁静,精神振作;(2)缓解症状和体征:在针灸期间,患者疲乏困倦、气短心悸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睡眠好转,水肿减轻,腹泻次数减少,体重增加,消除疼痛及缓解肢端麻木无力等,有2例中等大的Kaposi肉瘤的患者,在针灸治疗后的头2个月消失。针灸尚对出血患者有良好的效果;(3)有助于克服病人对药物的毒性反应。一些与针灸同时进行化疗的病人,几乎未发现有副作用。针灸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明显的疗效,在高危险人群中,针灸具有预防感染的作用(5,6)。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三组。(1)足三里、关元、大椎、合谷、风池;兼肺气虚咳嗽加肺俞、列缺,兼脾虚腹泻加天枢、脾俞,精神抑郁加肺俞、太冲,偏肾阴虚加肾俞、太溪。(2)肺气阴两虚:肺俞、膏肓、足三里、关元、大椎、列缺、太渊;脾虚湿阻:足三里、脾俞、阳陵泉、天枢、中脘;肺郁气滞:肝俞、太冲、神门、膻中、足三里、天枢;脾肾亏虚: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肝肾阴虚:太溪、太冲、肾俞、足三里、大椎;痰浊阻滞:天井、少海、足三里、大椎、肾俞、曲池。(3)瘀血痰阻:肾俞、足三里、大椎、丰隆、少海、期门;热毒内蕴:大椎、足三里、曲池、合谷;痰蒙心神:神门、大陵、印堂、丰隆、水沟;肾阴阳两虚:肾俞、关元、足三里、太溪、命门。

(二)治法

上述三组穴位,第1组穴用于本病初期,以扶正补虚,清热解毒;第2组穴用于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第3组用于艾滋病合并症阶段。用1次性针具,一般用补法,虚寒者配合艾灸,热毒者可局部点刺放血。针刺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艾滋病、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患者及HIV阳性患者共162例,结果显效24例,有效81例,无效57例,总有效率为75.5%(7)。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柄山。中医对艾滋病的辨证论治途径的探讨──附19例艾滋病分析。中医药信息1988,(5):14。

(2)余娟,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71。

(3)魏德煜: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初步探索。福建中医药1988;19(6):16。

(4)陈作霖,等。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探讨针灸治疗的可行性。上海针灸杂志1989;(3):42。

(5)Naomi Rabinowitz. Acupunctureand AIDS Epidemic: Refle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200 patientsin Four Years. 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1987;15(1):35。

(6)Michael O. Smithetal. Apreliminaty Report o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or AIDS. Compilation of the Abstracts of Acupunctureand Moxibustion Papers(The First World Conrerenceon Acupuncture Moxibustion)1987:114,Beijing,China.

(7)黄柄山,等。针灸治疗AIDS,ARC及HIC阳性患者162例临床观察。中医药信息1990;7(1):39。

上一節 重症肌无力
硬皮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