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照海、丘墟。

备用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备用穴。照海,取双侧,随吸气进针1~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疼痛完全消失;(2)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3)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4)无效:疼痛不明显。

共治疗108例,痊愈75例(69.3%)、显效19例(17.6%)、有效7例(6.4%),总有效率达93.3%。其中,单用照海一穴治疗50例,愈显率达80%;单用丘墟治疗44例,愈显率达93.2%(1,3,4)。

拔罐

(一)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

备用穴:内关、阳陵泉。

(二)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疗46例,临床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34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力时有轻微疼痛)8例,无效(治疗二个疗程,症状未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1.3%(6)。

皮肤针

(一)取穴

常用穴:脊椎两侧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二)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背穴颈7至胸8,膀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复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脇肋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疗30例,结果痊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5)。

主要参考文献

(1)史宝瑞。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痛67例报告。中医杂志1955;(11):42。

(2)崔茂功。耳平穴磁针镇痛11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76;(增刊二):38。

(3)郁忠尧,等。针刺丘墟穴治疗肋间神经痛。赤脚医生杂志1977;(11):11。

(4)杨丽。针刺照海穴治疗肋间神经痛。云南中医杂志1982;(6):48。

(5)高辉。梅花针治疗特发性肋间神经痛30例。湖北中医杂志1988;(6):37。

(6)李宇俊,等。留针拔罐治疗肋间神经痛。云南中医杂志1985;6(4):33。

上一節 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