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風池、廉泉、啞門。

備用穴:水溝、內關、豐隆、百會、太衝、膈俞。

(二)治法

一般取常用穴,備用穴主要用於治療急性腦血管病所出現的其他症狀,如昏迷加水溝、內關,痰涎壅盛加豐隆,肝陽上亢加百會、太衝等。風池穴,進針方向朝喉結,深1~1.5寸;亦可刺向對側眼眶,直刺0.5~1.0寸。以捻轉手法,不提插,大幅度持續運針2分鐘。廉泉穴,向舌根方向深刺至得氣後,用提插結合捻轉手法,平補平瀉運針1~2分鐘,使針感向舌體放射。啞門穴,宜對準口部與耳垂水平進針,直刺,緩緩送針至得氣(病人似有觸電樣感覺)即起針,不提插,不捻轉。備用穴採取提插結合捻轉平補平瀉之法。上述各穴,除啞門穴外,在症情穩定期留針15~20分鐘(急性期一律不留針)。留針期間每隔5~10分鐘運針1次。急性期每日針2次,穩定期可日針1次。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基本痊癒:吞嚥功能正常;顯效:舌咽功能基本恢復正常,但偶有發嗆;有效:吞嚥功能有所恢復但不能正常進食。

治療134例,基本痊癒61例,顯效38例,有效24例(13.2%),總有效率91.8%。(其中112例按上述療效標準判斷)(1,25)。

電針

(一)取穴

常用穴:啞穴。

備用穴:上廉泉、天容。

啞穴位置:風池上0.4分。

(二)治法

常用穴刺法:以28號1.5寸毫針,選准穴位以45度角進針,兩側對刺,刺時要謹慎,宜緩慢進針,得氣為度,深度不能超過1寸;備用穴均宜刺向舌根部。接通G6805電針儀,頻度180次/分,強度以能耐受為度,通電刺激20分鐘,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症狀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症狀減輕;無效:症狀未見改善。

觀察32例(均為腦血栓反覆發作引起),顯效16例(50.0%),有效14例(43.75%),總有效率93.75%(3)。

主要參考文獻

(1)崔今才,等。針刺治療假性延髓麻痹48例臨床觀察。遼寧中醫雜誌1984;(2):33。

(2)黃繼鬥。針刺治療假性球麻痹綜合征20例。陝西中醫1986;7(2):75。

(3)吳義新。電針治療假性延髓麻痹32例。中國針灸1984;4(1):10。

(4)李惠芳,等。頭針及針灸治療腦血管病球麻痹35例。北京醫學1980;2(6):379。

(5)譚桂蘭,等。針刺治療假性球麻痹64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92;12(1):19。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