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穴位注射

(一)取穴

肾俞、足三里。

(二)治法

板蓝根注射液。常用穴2对,每次均取。以上述药液8毫升,用5号齿科针头吸入注射,药液:穴位常规消毒,直刺得气后,略加提插使感应强烈,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每穴2毫升。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一般须治三~四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对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体征蛋白尿有较好的效果。共治63例。其中,慢性肾炎普通型30例,尿蛋白转阴12例(占40.0%);肾病型24例,尿蛋白转阴10例(占41.7%);其他肾小球疾病9例,无1例转阴。总有效率为:34.4%。经统计学分析,以对普通型疗效最好,肾病型次之,其他肾小球疾病最差(5)。

针灸

(一)取穴

常用穴:(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

(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备用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二)治法

常用穴酌选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备用穴据症酌取。以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麦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约一周左右。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症状显著改善,24小时尿蛋白总量低于1克,肾功能维持正常;有效:症状及24小时尿蛋白总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以上法共治15例,显效5例(33.3%),有效3例(20.0%),无效7例(46.7%),总有效率为53.3%(6)。

耳针

(一)取穴

常用穴:肾。

备用穴:脾、膀胱。

(二)治法

常用穴必取,备用穴据症情变化情况加用。每次取双侧,寻得敏感点后,严密消毒,速刺进针至有胀痛之感。留针2~6小时。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6例(包括个案1例),其中多例观察5例中,浮肿及自觉症状均消失,除1例尿蛋白为+,沉渣中查见红细胞0~1/高倍镜视野外,余皆达治愈的效果。(3,7)。

穴位埋植

(一)取穴

常用穴:神道、灵台、悬枢、命门。

(二)治法

上穴均取。穴区局部消毒和麻醉后,以引入0~2号羊肠线的三角缝合针自神道穿入,透至灵台穿出;再自悬枢穿入,透至命门穿出。两头针眼处剪断,使其埋入皮下,注意线头不可露出皮表。敷以纱布,胶布固定。15~20日埋线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一般2~8日后尿蛋白可消除,15日可转阴(8)。

穴位冷冻

(一)取穴

肾俞、京骨。

(二)治法

每次此二穴均取用,只针一侧,交替轮用。以半导体冷冻针灸仪针刺,针体温度保持在0~15℃,留针1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观察:

共观察30例,通过二个疗程治疗,发现对浮种、腰痛、血压及发烧等四项症状,均有较为满意的疗效(4)。但本法所用之冷冻针灸仪,尚在试用阶段,还难以推广。我们以温针法(每次用艾炷2厘米插于针柄之上,点燃,留针20分钟),取同样穴位,治疗慢性肾炎,亦有一定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庞中彦。用针灸配合一般对症疗法治疗急性及慢性肾炎的病例报道。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12):25。

(2)代田文志(胡武光译)。慢性肾炎之针灸治疗。江西中医药1956;(11):32。

(3)徐州市卫生局。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内部资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53。

(4)侯升魁。冷冻针灸治疗慢性肾炎30例。辽宁中医杂志1980;(5):31。

(5)余青萍。针灸治疗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针灸论文摘要选编(中国针灸学会),1980:73,北京。

(6)奚永江,等。针灸治疗15例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82;(4):14。

(7)陈巩荪,等。耳针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00。

(8)芦安,等。督脉埋线治慢性肾炎蛋白尿。新中医1989;(11):32。

上一節 神经衰弱
肾下垂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