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体针(之一)

(一)取穴

常用穴:四神聪、风池、角孙、水沟。

备用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后溪、环跳、阳关(腰)、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绝骨。

失语、流涎加哑门、廉泉、通里;牙关不利加颊车、下关;小便淋涩不尽加关元、中极、三阴交;眼睑麻痹加阳白、鱼腰、攒竹。

(二)治法

单手快速进针至皮下,然后持针向下捻进,持续捻转5分钟。6岁以内有针感后捻转数次即出针。7岁以上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要求保持良好的针感,以加强疗效。

(三)疗效评价

上法治疗25例,痊愈6例(24.0%),显效8例(32.0%),好转9例(36.0%),无效2例(8.0%),总有效率92.0%(9)。

体针(之二)

(一)取穴

常用穴:四神针(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5寸,共四针)、智三针(即神庭穴一针,左右本神穴各一针,共三针)。

备用穴:好动难静属阳证者加太冲、合谷、内关、劳宫、涌泉;喜静少动属阴证者,加痖门、通里;运动障碍加曲池、肩髃、外关、环跳、阳陵泉、悬钟;久病体弱,加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肾俞。

(二)治法

常用穴均取,备用穴据症而加。用30号1.5寸不锈钢毫,头部平刺进针1寸左右,四肢直刺进针至常规深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间隔10分钟捻转行针1次,平补平泻,阴阳偏胜者,随症施用补泻手法。前20天每日针刺1次,以后隔日1次,全疗程四个月。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本法主要用于弱智儿童以记忆力、计数力、理解力、语言能力以及表情、反应、下肢跛行(走路不稳)、手软或头项无力、多动共9项观察指标综合评判衡量。显效:前四项中有三项提高,或前四项中有二项、后五项中有四至五项改善者;有效:前四项中有二项提高者,或前四项中有一项,后五项中有二至三项改善者;无效:前四项均无明显变化或仅有一项略有提高;或仅有后五项中之一项改善者。

共治558例弱智儿童,结果显效127例,有效314例,无效117例,总有效率为79.0%。(10)。

穴位注射

(一)取穴

常用穴:(1):哑门、肾俞;(2):风池、足三里;(3):大椎、内关。

备用穴:上肢瘫痪:肩髃、肩、曲池、外关、尺泽、合谷;下肢瘫痪:环跳、殷门、委中、髀关、阳陵泉、血海、昆仑、解溪;吞咽咀嚼困难:上廉泉、合谷、颊车、翳风;语言障碍:上廉泉、通里;视力障碍:承泣、球后;听力障碍:耳门、翳风;多动、扭转症状:身柱、筋缩、命门。

(二)治法

一般采用营养神经及肌肉的药物: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脑复康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眼部用维生素B12注射液(0.1毫克/1毫升)或眼宁注射液。

按一般穴位注射要求,每穴注入0.3~2毫升不等。药量据病情需要、注射部位,药物的性质与浓度而定。头面及肌肉浅薄处药量宜少,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宜多。隔日1次,10次一疗程,间隔7~10天再作下一疗程。一般要求坚持三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371例,总有效率64.8~82.18%(脑炎后遗症治疗满三疗程以上者达93.3%)(1,2)。

头针(之一)

本法以穴位注射头针穴为主。

(一)取穴

常用穴:瘫痪取运动区上、中、下区;语言障碍取语言一、二、三区;智力低下取精神情感区。

备用穴:哑门、百会、神庭。

精神情感区位置:在血管舒缩区和胸腔区之间,平行于前后正中线,左右各旁开2厘米,进针至胸腔区的上点。

(二)治法

乙酰谷酰胺250毫克/1支和呋喃硫胺20毫克/1支。

将上药各1支混合,以5号齿科针头沿皮下刺入,进针约4厘米,然后边推药边缓慢退出注射针头。每穴注药1毫升,拔出针头后局部按压20分钟,防止出血,并在6小时后热敷,以促进药液吸收。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天。120次为一总疗程,病情严重者要求治疗二、三个总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0例,显效37例(74%),有效7例(14%),无效6例(12%),总有效率88%(10)。

头针(之二)

本法除按大脑皮层机能定位选区外,还选不产生定位症状的皮层受损区。

(一)取穴

常用穴:颞3针、额5针、运动前区。

颞3针位置:翼点(眼外眦向后3.5厘米,再向上2.5厘米处)至顶骨结节连线。第1针:自顶骨结节下缘前方约1厘米处向后刺3厘米;第2针:耳尖上约1.5厘米处向后刺3厘米;第3针:耳尖下2厘米再向后2厘米处向后刺3厘米。以上3针皆与水平线成15~70°角。作用:增强感受性语言和记忆的储存。

额5针位置:距发际上2厘米,左右大脑外侧裂表面标志之间,由前向后共刺5针,每针刺3厘米长。作用:主治精神障碍,智力减弱。

运动前区位置:位于运动前区3~4厘米的三角地区,可扎3针,中间1针系自运动区上点向前4厘米处进针,再向后扎3厘米处,左右间距约1.5厘米,各扎1针。作用:主治痉挛性肌张力增高。

(二)治法

以28号1.5寸毫针迅速刺入皮下,深度最好至帽状肌腱膜下,不捻转,不强刺激,留针90分钟至120分钟,留针时间要求患者自由活动。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72例,显效34例(46.6%),有效38例(52%),无效1例(1.4%),总有效为98.6%(11)。

体针(之三)

(一)取穴

常用穴:(1)肾俞、三阴交、脾俞、中脘、气海、绝骨、命门;(2)四透。

备用穴:手足或拘挛加太冲、合谷;肢体瘫痪加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曲池透少海、外关;痴呆加心俞、通里、神门、丰隆;失语加痖门、廉泉;耳聋加听宫、耳门;目盲加睛明、阳白、四白;吞咽困难加天突、人迎、风府;流涎加地仓、颊车、合谷。

四透穴位置:指前顶、后顶穴及左右络却穴,四穴均针刺沿皮透向百会穴。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任选1组,2组交替轮用。在进针时,要求做到稳、准、轻、快。进针后,则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运用手法。先求得气,当出现沉、涩、紧等手感时,予以徐疾补泻手法,根据患儿配合情况,留针2~10分钟。每组穴位,全部选用。再结合具体症情,选加辨证穴。

备用穴,其中太冲、合谷两穴均宜用泻法,紧提慢按,反复运针2分钟,留针10分钟。再用紧按慢提之补法,反复运针2分钟,留针10分钟。余穴用补中泻之法,即先进针至天部(浅部1/3处),紧按慢提数下,得气后插至地部(即应针的深度),旋以紧提慢按之法数次,留针15~20分钟,其间按上法运针3次。精明穴宜缓缓进针,深度达1寸左右。

上述诸法宜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间隔2~3日后,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近愈:智力、语言,肢体活动功能等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智力稍差,语言断续或口齿欠清,肢体活动功能显著改善。无效:智力低下,肢体活动功能仅部分或未见恢复,余症改善均不明显。

以上法共治200例,总有效率90%(近愈率在50~70%),以早期治疗病人的效果为优(5~8)。

主要参考文献

(1)施炳培,等。水针治疗脑炎后遗症101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84;(4),22。

(2)施炳培,等。针刺治疗脑发育不全270例临床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84;(5):33。

(3)施炳培,等。水针治疗脑炎恢复期综合征既后遗症疗效和对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中医杂志1984;25(9):39。

(4)J.st.John:AcupressTherapyinaSchoolEnvironmentForHandicappedChildren,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1987;15(3):227。

(5)苏午亮。针灸辨证治疗重症“乙脑”恢复期112例。江苏中医杂志1986;(10):43。

(6)夏乃卿。针刺治疗乙型脑炎后遗症──吞咽障碍35例的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8):29。

(7)刘鸿鸾,等。针刺治疗乙型脑炎后遗症49例临床疗效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83(2):52。

(8)杨金安,等。针刺治疗“乙脑”后遗症的体会。中医杂志1983;24(2):53。

(9)梁栋富。针刺四神聪穴治疗病毒性脑炎后遗症25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86;6(3):150。

(10)靳瑞,等。以四神针、智三针为主治疗弱智儿童558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2;12(2):3。

(11)李嗣娴,等。乙酰谷胺及呋喃硫胺头皮穴位注射治疗脑发育不全50例。中国针灸1983;3(2):53。

(12)林学俭。头针治疗儿童脑性麻痹。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0):26。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