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症治疗 » 眼科病症 »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內容】

头针

(一)取穴

枕上线、额中线、额旁一线、顶颞前斜线下2/5。

(二)治法

上穴每次取2~3个,交替应用。以直刺快速进针,用捻转手法运针,频率为180次/分,或接通电针仪,频率为240次/分。留针30分钟,如为手法运针,其间可行针3~4次,每次持续1分钟;如为电针仪刺激,可持续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疗50例,计65双眼,结果显效46眼,有效15眼,无效4眼,总有效率93.8%(8)。

体针加耳穴压丸

(一)取穴

常用穴:睛明、行间、还睛。

备用穴:(1)颊车、下关,头痛加头维或太阳,眠差加神门或内关,眼压过高加阳白或水泉;(2)眼、目1、目2、肾、肝、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太阳。

还睛穴位置:上臂三角肌下端前沿,臂臑穴前5分处。

(二)治法

一般仅取常用穴,如效不显,加针刺备用穴第1组。无明显自觉症状,配颊车、下关,症状显著时加他穴,每次加1穴。睛明穴,用30号毫针,进针0.5~1寸,得气即可,刺激宜轻;行间用28号毫针,进针后,针芒略斜向踝部,以提插加小捻转之法,使针感明显,刺激宜重,运针半分钟;还睛穴以28号3寸长毫针,直刺,体质强者用一进三退之透天凉手法,年老体弱者用平补平泻手法。余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间不留针,其他穴位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第2组备用穴中选3~5穴,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敷,每次1侧耳,左右交替。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按压5分钟。针刺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耳穴贴敷为3日1次,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眼压控制在21毫米汞柱(肖氏眼压计)以下,视野无变化,昼夜眼压曲线或激发试验阴性;有效:眼压基本控制,有时波动于22~24毫米汞柱之间,昼夜眼压曲线或激发试验为可疑病理范围内;无效:眼压有时≧25毫米汞柱,余同治疗前。

共以上法治疗408例,其有效率在54.6~95.4%之间。其中21例共42只眼,按上述标准,结果显效25只(59.5%),有效11只(26.2%),无效6只(14.3%),总有效率为85.7%(5,6)。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分二组。(1)目窗;(2)人迎、曲池、百会。

备用穴:肝俞、肾俞、神门、太冲。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取一组,备用穴酌加。目窗穴,用1寸毫针向眼部方向沿皮刺入0.5寸,使针感向眼区放射。人迎穴垂直进针,深3~5分,平补平泻,中等强度手法,曲池穴亦垂直进针,深1~1.5寸,行强刺激手法,百会穴平刺进针,深2~3分,亦用强刺激手法。备用穴常规刺法。均留针20~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64例,结果,其中46例,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8%(9),另18例计33只眼,显效8眼,有效20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84.8%(10)。

穴位冷冻针灸

(一)取穴

常用穴:太阳、风池、印堂、鱼腰。

备用穴:光明、太冲、内关、肾俞。

(二)治法

每次以常用穴为主,酌加备用穴1~2个。采用半导体冷冻针灸治疗仪治疗。第一疗程,灸柄温度为-15℃~-20℃,每次治疗20分钟;第二、三疗程,灸柄温度为-5℃~-10℃,每次30分钟。每疗程10次,每日1次,共治三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41例。治前眼压增高者35例共53只眼,治后双眼均达正常值者12例,单眼达正常值者23只眼,无效6例(6只),按眼数计算,有效率为88.7%;治前视力下降39例,治后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按人数计算,有效率为53.2%(7)。

主要参考文献

(1)盛灿若。针刺治疗青光眼的初步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6):361。

(2)黄叔仁。针刺行间对原发性青光眼、眼压影响的研究。中医杂志1963;(8):19。

(3)ChnudasiKJetal(高惠合摘译)。针刺治疗单纯性青光眼。国外医学中医

中药分册1982;4(5):53。

(4)周文新,等。原发性青光眼针刺前后眼血流图的变化。上海针灸杂志1989;8(1):8。

(5)施益浩。单纯性青光眼针刺治疗的临床观察。北京中医1984;(3):49。

(6)郭素云。还睛穴治疗眼疾520例临床观察。陕西中医1988;9(5):215。

(7)侯升魁,等。冷灸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84;8(10):30。

(8)王仰文,等。头针治疗慢性青光眼50例。陕西中医1991;12(4):177。

(9)景宽,等。针刺目窗穴为主治疗单纯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云南中医杂志1990;11(4):31。

(10)卢和杠,等。针刺人迎、曲池穴对青光眼18例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1989;(6):37。

上一節 斜视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