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針灸意外 » 內臟損傷 » 膀胱損傷
【內容】

原因

一、穴位原因:

只有在膀胱充盈時,針刺才可能傷及。因為空虛的膀胱全部位於小骨盆內,膀胱頂一般不超過恥骨內聯合上緣,但在充滿時,可不同程度上升,高出恥骨上緣以上,甚至與前腹壁最下部接觸。

在充盈時易導致損傷的穴位:中樞、關元、曲骨、水道、歸來等。

由於小兒的膀胱平時即高出于骨盆上方,貼近腹前壁,故較成人更易于發生損傷。

二、病理原因:

在尿瀦留、膀胱有結核或腫瘤等病變時,針刺易發生誤傷。

臨床表現

一、輕症:

損傷輕微,僅刺傷粘膜或肌層,以局部出血、水腫為主。表現為:下腹部不適,膀胱區墜痛、腹脹,下腹部壓痛,腹肌緊張,排尿因難及明顯的血尿。

二、重症:

多處刺傷或貫通性損傷,導致出血及尿液滲漏。表現為:下腹疼痛,并伴有直腸及會陰部下墜感,腹脹,下腹部壓痛,腹肌緊張,排尿困難及明顯的血尿。

預防方法

在針刺下腹部穴位時,應先令患者排淨尿液。

小兒患者,應特別注意操作,下腹部穴位不可針刺過深,不宜大幅度提搗。一般不要多留針。尿瀦留病人,因膀胱內壓較大,更要小心從事,在針刺下腹部穴位時,要求平刺透穴。

處理方法

輕症:多可自行恢復,不需作特殊治療,必要時,給以對症治療。

重症:及時給以鎮靜、止痛、止血及輸液等全身治療,應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可先置導尿管,以充分引流外滲尿液。如上述方法無效,應改用手術止血、引流及修補膀胱裂口。

病案舉例

林××,男,6歲,因患遺尿症要求針刺治療。在第四次針刺時,進針曲骨穴(針深約1.0寸)後,患兒叫痛不止。考慮到患兒一直懼痛故未引起重視,.反而進行提插捻轉予以留針15分鐘。起針後,未見異常。第二天家長來告,患兒回家後一直吵鬧,訴小腹墜痛不適,拒絕按壓,小便頻數,尿色變紅。

即行尿常規檢查,證實為血尿。採用鎮靜、止痛消炎及止血藥物治療一週後,症狀完全消失,尿液檢查正常。.

【按】

本例系我們臨床之教訓。查該患者以往并無腎及膀胱、尿道病史,且發生於針灸之後,無疑屬針刺不當所致。幸虧家長及時發現,未造成嚴重後果。一般而言,小兒針灸多不配合,針刺時尤應察顏觀色,不可大意。針後,亦囑咐其父母密切注意觀察,一有異常,立即採取措施。

上一節 腎臟損傷
腦出血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