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针灸意外 » 内脏损伤 » 脾脏损伤
【內容】

原因

一、病理原因:

这是针刺误伤脾脏的主要原因。成人正常的脾脏约掌心大,外形似蚕豆。位于左季肋深处,被九、十、十一肋所遮盖。脾周围的腹膜皱襞与附近脏器相连,形成各条韧带,对脾脏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由于脾脏在体表投影区无经穴分布,其位置较固定,又为肋骨保护,故在通常情况下,针刺不可能伤及。但脾脏常因某种疾病如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而发生肿大,当脾脏体积增大时,向上伸展,抬高膈肌,向下可伸入左上腹。巨大的脾脏有时能达左髂部,甚至进入右腹腔。此类病变脾脏,游动程度低于正常,而脆度明显增加。这时,不仅其邻近的穴位,如左侧的章门、京门、腹哀以及胃上穴等,在针刺时穴可导致损伤,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其他腹部穴。且由于肿大的脾脏压迫腹壁,使刺道明显缩短,针刺损伤的机会相应增高。另外,有些医生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盲目行腹部深刺,治疗“痞块”,也是导致脾脏破裂的原顺因

二、操作原因:

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发生破裂的脏器,稍受外力损伤,即可破裂。脾脏又是造血器官之一,血运极为丰富,故一旦破裂,常造成大出血。因此,过度的深刺,大幅度的运针等,均可造成严重损伤。针刺误中脾脏,如留针时间较长,因脾脏常随膈肌呼吸而上下移动,深入脾脏的毫针部分则使其裂口不断增大,导致脾脏实质内出血加剧。另外,深针时,如剧烈咳嗽,或因疼痛等原因造成呼吸加深,脾脏随膈肌运动幅度的增大,亦易引起或加重脾脏的破裂。

临床表现

因脾脏破裂的程度、范围及出血情况不同,其临床表现证候不一。

轻症: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仅觉左上腹有不适或胀痛感,或在左上腹触及有压痛的肿块,多位于针刺处。

值得注意的是:针刺损伤,毫针常会造成脾脏的中央型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和被膜下破裂(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形成张力血肿。此时病人可没有任何证状,然而,脾脏往往仍在出血,张力血肿可继续增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积血将突破被膜,形成真性破裂,引致腹腔内大出血,病人往往迅速休克,甚至未及抢救而死亡,这种情况多于受伤后1~2周左右出现,必须提高警惕。

重症:剧烈的腹部疼痛,开始局限于左上腹。随着出血增加,流入腹腔,渐即全腹疼痛,但仍以左上腹最著。血液刺激腹膜,引起腹膜刺激证状:腹肌强直,触痛,反跳痛,并可伴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人因血液刺激膈肌,出现左肩部疼痛。出血较快者,短时间内就表现为:烦躁、口渴、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以至神志淡漠,脉搏细速而微,血压下降而陷入休克。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呈进行性下降,白细胞计数上升。超声检查:可发现腹腔内有积液,脾脏体积增大,尤其对被膜下的脾破裂能及时作出诊断。X线检查:腹部X线透视可见左膈抬高,运动受限等;X线平片示脾影消失或变形。腹腔穿刺,如吸出不凝固血液,结合左上腹有针刺史及其他临床证状,即可诊断为脾破裂。

预防方法

一、熟悉脾脏的解剖位置:

针刺治疗前,宜先行腹部触诊,了解脾脏是否肿大及肿大的范围。如发生肿大,少选或不选投影区的穴位。

二、慎重操作:

在脾脏正常时,取与脾脏投影区附近的穴位(如章门、京门、腹哀等),注意不可向脾脏方向斜刺、深刺。脾脏肿大者,更宜用浅刺或横刺法,针尖须保持在肌层中。对有剧烈咳嗽或惧痛的患者,则应避免选投影区及其附近的穴位。如不慎刺入腹腔,针尖触及脾脏被膜,医者手感常有一定阻力,此时即须退针,切不可深刺,或施以提捣之法。留针期间,患者如觉针处出现疼痛不适,也应马上去针,并加强观察。

另外,在不明症情的情况下,亦决不可盲目深刺“痞块”。

处理方法

一、轻症:

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静卧休息,并给予止血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但对此类病人,均须严密观察2~3周,一旦发生内出血,应立即转科处理。

二、重症:

绝大部分病人要转外科手术治疗。发生休克者,应首先抗休克,包括快速输血、补液等。由于脾实质甚为脆弱,不宜缝合,修补,故脾脏破裂的诊断一经确定,应施行脾切除术。

病案举例

辛××,女,17岁。于1957年2月17日入院。

主诉:腹痛年余,二天前针灸治疗后症状加重。

现在症状:原有腹痛及左上腹部不明显包块史。入院前二天,因觉上腹及脐周围疼痛较剧烈,伴恶心呕吐,由本村医生于左上腹行针刺治疗,共刺入四针,留针15分钟左右。当时未感特殊不适,但去针后不久,即觉左上腹疼痛加重,并蔓延至全腹,腹胀,呼吸困难,口渴。

体格检查:体温37.7℃,脉搏134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8/79mmHg。有轻度脱水征,急性病容,面色及口唇苍白,腹部稍膨隆。触诊:全腹肌紧张,有抵抗,压痛和反跳痛,以左上腹为著,未触及肿物。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脾浊音区增大,上达第七肋间,下达肋缘。Ballance氏征阳性,肠鸣音略亢进。其他(-)。

化验:红血球350万/mm3,血红蛋白9.5g%,白细胞计数22,100/mm3,中性82%,淋巴14%,酸性2%,单核2%。

入院后做腹腔穿刺,抽出鲜红色血液,诊断为脾破裂,逐转外科手术。切开腹膜后,即有鲜血涌出,在脾区尚有多量的凝血块。脾较正常大几近二倍,无粘连。于凸面近下极有一2.0×0.5×0.1cm3之伤口,向外涌血,正对针眼(梁门穴)。切除脾脏,尽吸腹中余血达1000ml。术后顺利,伤口一期愈合(12)。

【按】

本例病人脾脏较正常大二倍,下缘达左梁门穴之深面。故如缺乏病理解剖知识者,极易伤及。加之针刺过深(刺入脾脏深达1厘米),留针时间较长,造成脾脏损伤并出现较大裂口,出血不止,导致脾脏切除的后果。

上一節 胆囊穿孔
肠道穿孔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