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针灸意外 » 血管损伤 » 病案举例
【內容】

例一

患者,男,22岁。1月4日,因臀部酸痛(无外伤史)而接受针刺治疗。取:秩边、环跳、阿是穴。先作提插刺激,再接电针仪通电20分钟。当时,自觉左侧臀部疼痛加剧,伴畏寒、发热,体温38℃。经口服安乃近,肌注青霉素、链霉素数日,未见缓解,疼痛范围反而扩大,左下肢亦觉行走不便,体温高达39℃,并伴有乏力,纳差等症状。于该月22日来我院急诊。经局部穿刺术,抽出0.5ml脓液。涂片化验:红细胞40~50/HP,白细胞100个/HP。拟诊左侧臀部深部脓肿而入院。

体检:体温38℃,左下肢活动受限,左臀部明显较右臀部肿大,表面皮肤略烫。深部有压痛,波动感不明显。化验:白细胞11500/mm3,中性白细胞81%。

患者于入院后第四次左侧臀部穿刺时,抽出暗褐色血液,再考虑为血肿感染。并即刻在腰麻下行血肿切开引流术,放出脓性血液500ml,术后在二处切口各置引流管。但之后又有两次因走动等原因导致伤口出血(出血量分别为300ml和500ml)。遂请骨科会诊,考虑为大血管破裂,速于硬麻醉下施行手术。术中发现臀大肌深层、梨状肌水平以上,有大量血块。组织水肿,血肿底部达坐骨结节。清除血肿后,发现活动性出血来自臀上动脉。进行缝合结扎止血,同时输血800ml。术后体温逐渐下降,食欲增加,经23天的伤口护理,痊愈出院(29)。

【按】

本例是针刺臀部阿是穴(胞肓穴旁开2厘米处),损伤臀上动脉,造成出血。一般认为臀部穴位比较安全,针刺时往往不加注意,特别是有些医者,为了获得向足底部的放射针感,喜用提插捣刺之法,殊不知滥用此法,可伤及神经,又能破损血管。根据解剖学知识,环跳穴深部为臀下动脉,安全针刺深度1~3寸。胞肓深部正当臀上动脉,针刺深度亦应控制在2寸左右。如超过上述深度,就有可能刺中血管;而过重的手法,更能加重损伤。本例病人,除针刺过深、方向不准外,患者本身可存在臀上动脉畸形。

本例因出血后发生肌层丰厚的深部,不能确诊,开始认为是感染及深部脓肿,后经多次穿刺又考虑是血肿,直至最后手术方发现为动脉破裂,颇可作为临床借鉴。

例二

患者,女,33岁。因右侧颈部搏动性肿20余天,于1977年8月14日急诊入院(住院号:82296)。

患者于入院前20多天,因“嗓子痛”在当地行右颈部针刺治疗,针刺后即起一蚕豆大小的肿块,逐渐增大,疼痛发胀,呼吸窘迫,下咽困难,口流唾液,既往无颈部肿块及颈部外伤史。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头颈部向左偏斜,活动受限,右颈部有一约15×5厘米大小之搏动性肿块,气管受压极度左移,张口及伸舌均感困难。该肿块压痛明显,有震颤感。听诊可闻及响亮的吹风样杂音。胸腹部及四肢无异常。因该肿块直接发生于针刺之后,诊断为创伤性右颈总动脉瘤。经右侧肱动脉插管行右颈总动脉选择性造影,见右锁骨下动脉及右椎动脉显影,右颈总动脉未显影。

于8月19日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右颈总动脉切除术,术中见右颈总动脉前壁位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叉处有一约0.4×0.3平方厘米之缺损,予以结扎颈外动脉,并用无损伤血管缝针及尼龙线修补缝合血管,恢复颈内动脉血流,切除瘤壁。

术后2小时,患者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急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改善,于8月22日拔除气管切开套管。之后患者又出现声音嘶哑,进食时呛咳等症,经采用前连合喉镜复位,置放胃管鼻饲营养,对症治疗等法,获得缓解。于9月28日拔除鼻饲胃管,自已能经口进食。于11月4日痊愈出院。病理诊断:右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30)。

【按】

本例系针刺损伤动脉造成的意外事故,颈部的动脉一般都较浅在,在针刺时可先用手指仔细扪摸,避开其搏动的部位。同时,动脉壁较坚韧,进针遇到阻力时不要硬刺,只要注意这两点,一般能避免此类事故。

例三

患者,男,36岁。因呼吸困难、腹痛半日而入院。患者有肝炎病史。于入院当日中午曾去某医院行针灸治疗。在针刺过程中出现咳嗽,针刺后有气短、腹痛,逐渐加重。向右侧卧时,疼痛更为明显。曾有呕吐及腹泻,吐物为酸水。

查体:脉搏微弱(140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听不清。面色苍白,烦燥不安。头颈部除口唇青紫、眼结合膜苍白外,未见异常。胸部对称,心、肺(一)。外科情况:腹部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剑突下及两侧后胸部有针刺样痕迹。全腹部有中度肌紧张,压痛明显及轻度反跳痛。有显著的腹水征,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存在。化验:红细胞129万/毫米3,血红蛋白6g%,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

即行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右旋糖酐、正肾上腺素。股动脉注入高渗葡萄糖及加压药物。注射强心剂、吸氧、准备输血等。但抢救无效,于入院后四小时死亡。

尸体解剖:打开腹腔,有大量血液外溢。腹腔内积

血共达2700毫升。肝、脾、肠管、肠系膜等内脏,皆无损伤,于右侧腹膜后可见4×14平方厘米大小之腹膜后血肿,位于右侧第10肋骨下缘,与体表章门穴针刺痕一致。左侧对称部位亦有3×3平方厘米大小之瘀血肿。心、肺、脑等,除贫血症外无异常(31)。

按:本例系针刺引起肋间动脉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休克死亡。考其原因,乃章门穴针刺方向错误,误中第十肋间动脉。而针刺过程中,患者咳嗽,更可加重其损伤。章门穴是常用穴,但也是一易出事故的穴位,前面已提到过可损伤胆囊、肝脏、脾脏,取用时要特别小心。据医家经验,取穴时可先触摸准十一肋之端,以28号1.5寸之毫针,进针后向肋端送针,直至针尖触及肋端,在此范围内行提插捻转,激发得气感,颇为安全。

上一節 处理方法
原因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