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針刺麻醉 » 針麻發展史 » 鞏固時期(1980年~)
【內容】

1980年12月,廣西南寧舉行全國針麻原理研究學術會議,共有二十七個省、市、自治區的148名代表參加。會上,特別強調了合理應用輔助藥物和採用針刺與藥物相結合的復合麻醉方法。在參加會議的98篇臨床針刺麻醉文章(全部交流論文共362篇)中,有13篇是關於針刺復合麻醉的。當時,比較多的人一致看法是,針刺復合麻醉,既可以達到無痛,有助于克服「三關」,病員、外科醫生、麻醉師都能接受;同時又因麻醉藥物量少,對機體免疫功能抑制小,可減少併發症,且有利於病員康復。總之,可以發揮針刺對機體的良性調整作用及藥物的肯定止痛效果,而能克服兩者不足之處。1981年,北戴河針刺麻醉臨床研究工作會議上,更明確地指出,多年來從篩選穴位和刺激參數方面探討表明,單純依靠穴位針刺不能滿意地解決鎮痛不全的問題,針刺復合麻醉應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至1983年,在雲南昆明召開的全國針麻學術討論會上,針刺復合麻醉已為多數針刺麻醉工作者所接受。於是,越來越多的難度較大的手術,開始應用這種麻醉方法。

在針刺復合麻醉的使用過程中,又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有的藥物與針刺合用并沒有能夠加強鎮痛的效果。為了充分發揮針刺和藥物兩方面的長處,對輔助麻醉藥物的選擇及其最優化劑量的研究越來越引起針刺麻醉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并成為近年來探索的重點課題之一。上海醫科大學針刺原理研究所等一些單位,在動物模型上作實驗觀察,通過與電針合用,分析單個藥物或合併用藥對針刺鎮痛的影響。發現藥物輔助針刺麻醉時,可以出現三種情況:一.藥物的作用和針刺相擷抗(稱為針刺麻醉減效藥);二.藥物能增加針刺鎮痛的效果(稱為針刺麻醉增效藥);三.對針刺麻醉不產生影響。目前,已篩選出一些針刺麻醉增效藥物,并開始應用於臨床觀察。

198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上,將過去一直沿用的針刺麻醉四級評級標準改為三級。這一標準,既強調要保持病人術中無痛,又盡可能保留針刺的調整作用。這樣,使得標準嚴格明確,也更符合針麻特點。後來,在具體的施行過程中,部分手術進一步提出適合該手術的評級標準。如針刺麻醉顱腦手術的麻醉效果全國統一的兩級標準即是一例。統一而又科學的評級標準,無疑為針刺麻醉手術的鑒定提供了依據。

1982年1月,針刺麻醉下甲狀腺手術首先通過衛生部成果鑒定,被列為常規麻醉方法,成為我國針麻史上第一個經部級鑒定的針刺麻醉手術。1983年2月,五十多名神經外科、麻醉科、針灸科和神經生理學方面的專家、科研人員。云集于風光秀麗的太湖之濱無錫城,對針麻在前顱窩(顱腦)手術中的研究和應用進行鑒定。我國自1965年開始將針刺麻醉用於顱腦手術。1975年3月成立了全國神經外科針麻研究協作組,由上海華山醫院牽頭,有二十四家醫院參加,集中力量研究前顱窩手術。前後七年,共進行4827例的臨床觀察。最後一年中,他們又按照新的操作規程和二級評級標準,完成242例,結果使成功率(Ⅰ級率)從原來的80%迅速上升到95%。專家們一致通過此項鑒定,并認為該法簡便易行,合乎國情,安全可靠,便於推廣,可以作為前顱窩手術的麻醉方法之一。針刺麻醉下甲狀腺手術和前顱窩手術分別獲得衛生部和全國科技大會科技成果獎。

在這之後,針刺麻醉下頸椎前路手術、撥牙朮、剖腹產朮,陸續通過鑒定。1984年11月24日和12月28日,又分別在南京和西安,通過了針刺麻醉下腹式輸卵管結紮朮和針刺麻醉下肺切除手術的鑒定。最近的部級鑒定的項目是1976年1月在西安通過的關於針刺麻醉下腹式全子宮切除朮的臨床規律總結。這項手術,由西安市第四人民醫院牽頭,從1978年開始,在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等單位合作下,共作手術1200多例。并總結出選擇頭針和體針結合的統一針刺麻醉處方和技術操作方法,進行多方面的對照,使此項針刺麻醉技術優良率達到80.47%。證明針刺麻醉用於子宮全切朮安全有效,合併症少;病人的血壓、脈搏都較藥物麻醉平穩;術後恢復快,無明顯的生理擾動性反應。這項研究和針刺麻醉腹式輸卵管結紮研究均獲得了198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獎乙等獎。至此,我國已有八個針刺麻醉手術通過鑒定,進入常規麻醉朮行列。一些難度較高的針麻手術,如胃切除朮等則在積極總結規律,爭取鑒定。

針刺原理研究亦獲得長足進展。

1984年,北京醫科大學韓濟生將這一階段的成果結合以往的發現,繪製了一幅「針刺鎮痛的神經通路和神經遞質原理圖」,比較簡潔地反映了我國針刺麻醉工作者在原理研究中所作出的貢獻。

(在這幅圖中帶小點的區域表示痛覺感受系統。其箭頭所指即傷害性信息的傳導通路。包括手術損傷在內的傷害性信息,由Aδ和C纖維傳到背角第Ⅰ和第Ⅴ層,再經多突觸傳導通路到間腦的中央外側核和束旁核,可能進一步到皮層,引起疼痛感覺。

針刺信息主要由Aβ和Aδ纖維傳導到脊髓背角,再傳入腦的許多區域,在不同水平抑制疼痛感受系統的傳遞功能。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併發出下行抑制及上行抑制通路,抑制疼痛信息的傳遞。此外還可興奮下丘腦弓狀核和邊緣系統導核團,激活「中腦邊緣鎮痛回路」,以發揮鎮痛作用〈上述通路在圖中均用黑線表示〉。圖中A、G、N、O、S等字母,表示在該處起作用的神經遞質的種類)。

從形態、生理、生化、心理等多學科出發,已充分證明,針刺麻醉是從外周到大腦皮層由多途徑、多水平,神經與體液等綜合性因素作用的結果。

1984年8月7日,由中國針灸學會籌備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針灸、針刺麻醉學術討論會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較之第一屆規划更大,參加大會的國內代表403人,而來自世界五大洲52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學者達422人之多。共徵得國內論文一千餘篇,精選出643篇,其中針刺麻醉臨床研究為85篇,而針灸、針刺麻醉原理研究(主要是針刺麻醉的)論文達297篇。在全體會議上分別由辛育齡和韓濟生作了「針刺麻醉臨床研究」和「針刺麻醉原理研究」的綜述性論文報告。

1986年9月,作為中國針灸學會七個分科研究會之一的針刺麻醉研究會,在上海成立。推舉了曹小定擔任理事長,王友良、王翹楚、黎春元、趙建礎為副理事長,黃鶴年為秘書長,共有理事二十名。研究會聘請了七位曾對針刺麻醉的發展作出過貢獻的老一輩專家擔任顧問,他們是:張香桐、辛育齡、謝榮、裘德懋、劉金惠、陳樹德、蔡寶賢。針刺麻醉研究會的成立,從組織形式上保證和促進我國針刺麻醉學術的健康發展。

1987年11月22日,來自五大洲28個國家和地區的86名代表,聚集北京,一起參加成立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他們代表全球55個針灸學會(包括5個國際性團體)的137,800多名成員,覆蓋面近100多個國家。接著又召開了為期四天的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針刺麻醉研究是會議的重要交流內容之一。除我國外,意大利、日本、前蘇聯、巴基斯坦、荷蘭、埃及等國都肯定了針刺麻醉的效果。意大利一位華裔教授所作的「針刺麻醉下行心臟體外循環手術100例的研究報告」,受到了中外學者的讚賞。這次會議,也展示了我國針刺麻醉工作的一些新進展。在臨床上,對針刺復合麻醉有了更深入的探討,對單純針刺、針藥結合、小劑量藥物進行對照,對針刺輔以不同藥物、不同劑量、不同給藥途徑進行比較,取得一系列數據。另外,還提出針刺綜合麻醉方法(即多種穴位刺激綜合麻醉法)。在原理上,近年來在腦內發現了一個與鎮痛有關的環形神經通路,這個通路一旦被針刺激活,就有可能週而復始地興奮。這就能部分解釋為什么只針一次可保持針效較長時間。其次,動物實驗證明,低頻率電針(相當於緩緩捻針)可促使脊髓中釋放腦啡呔,而高頻電針(相當於快速捻針),可促使脊髓中強啡呔的釋放,表明不同捻針手法產生效果不同。再有,針刺動物,也存在著個體差異。

1989年和1991年分別在上海和西安舉行了二屆針刺麻醉和針刺鎮痛學術討論會。

總而言之,針刺麻醉一方面在走向世界,一方面又在繼續不斷地發展完善。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