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针刺麻醉 » 针麻发展史 » 巩固时期(1980年~)
【內容】

1980年12月,广西南宁举行全国针麻原理研究学术会议,共有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148名代表参加。会上,特别强调了合理应用辅助药物和采用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复合麻醉方法。在参加会议的98篇临床针刺麻醉文章(全部交流论文共362篇)中,有13篇是关于针刺复合麻醉的。当时,比较多的人一致看法是,针刺复合麻醉,既可以达到无痛,有助于克服“三关”,病员、外科医生、麻醉师都能接受;同时又因麻醉药物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小,可减少并发症,且有利于病员康复。总之,可以发挥针刺对机体的良性调整作用及药物的肯定止痛效果,而能克服两者不足之处。1981年,北戴河针刺麻醉临床研究工作会议上,更明确地指出,多年来从筛选穴位和刺激参数方面探讨表明,单纯依靠穴位针刺不能满意地解决镇痛不全的问题,针刺复合麻醉应该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至1983年,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针麻学术讨论会上,针刺复合麻醉已为多数针刺麻醉工作者所接受。于是,越来越多的难度较大的手术,开始应用这种麻醉方法。

在针刺复合麻醉的使用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的药物与针刺合用并没有能够加强镇痛的效果。为了充分发挥针刺和药物两方面的长处,对辅助麻醉药物的选择及其最优化剂量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针刺麻醉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并成为近年来探索的重点课题之一。上海医科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等一些单位,在动物模型上作实验观察,通过与电针合用,分析单个药物或合并用药对针刺镇痛的影响。发现药物辅助针刺麻醉时,可以出现三种情况:一.药物的作用和针刺相撷抗(称为针刺麻醉减效药);二.药物能增加针刺镇痛的效果(称为针刺麻醉增效药);三.对针刺麻醉不产生影响。目前,已筛选出一些针刺麻醉增效药物,并开始应用于临床观察。

198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上,将过去一直沿用的针刺麻醉四级评级标准改为三级。这一标准,既强调要保持病人术中无痛,又尽可能保留针刺的调整作用。这样,使得标准严格明确,也更符合针麻特点。后来,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部分手术进一步提出适合该手术的评级标准。如针刺麻醉颅脑手术的麻醉效果全国统一的两级标准即是一例。统一而又科学的评级标准,无疑为针刺麻醉手术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1982年1月,针刺麻醉下甲状腺手术首先通过卫生部成果鉴定,被列为常规麻醉方法,成为我国针麻史上第一个经部级鉴定的针刺麻醉手术。1983年2月,五十多名神经外科、麻醉科、针灸科和神经生理学方面的专家、科研人员。云集于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城,对针麻在前颅窝(颅脑)手术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鉴定。我国自1965年开始将针刺麻醉用于颅脑手术。1975年3月成立了全国神经外科针麻研究协作组,由上海华山医院牵头,有二十四家医院参加,集中力量研究前颅窝手术。前后七年,共进行4827例的临床观察。最后一年中,他们又按照新的操作规程和二级评级标准,完成242例,结果使成功率(Ⅰ级率)从原来的80%迅速上升到95%。专家们一致通过此项鉴定,并认为该法简便易行,合乎国情,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可以作为前颅窝手术的麻醉方法之一。针刺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和前颅窝手术分别获得卫生部和全国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奖。

在这之后,针刺麻醉下颈椎前路手术、拨牙术、剖腹产术,陆续通过鉴定。1984年11月24日和12月28日,又分别在南京和西安,通过了针刺麻醉下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和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的鉴定。最近的部级鉴定的项目是1976年1月在西安通过的关于针刺麻醉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规律总结。这项手术,由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牵头,从1978年开始,在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合作下,共作手术1200多例。并总结出选择头针和体针结合的统一针刺麻醉处方和技术操作方法,进行多方面的对照,使此项针刺麻醉技术优良率达到80.47%。证明针刺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安全有效,合并症少;病人的血压、脉搏都较药物麻醉平稳;术后恢复快,无明显的生理扰动性反应。这项研究和针刺麻醉腹式输卵管结扎研究均获得了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奖乙等奖。至此,我国已有八个针刺麻醉手术通过鉴定,进入常规麻醉术行列。一些难度较高的针麻手术,如胃切除术等则在积极总结规律,争取鉴定。

针刺原理研究亦获得长足进展。

1984年,北京医科大学韩济生将这一阶段的成果结合以往的发现,绘制了一幅“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和神经递质原理图”,比较简洁地反映了我国针刺麻醉工作者在原理研究中所作出的贡献。

(在这幅图中带小点的区域表示痛觉感受系统。其箭头所指即伤害性信息的传导通路。包括手术损伤在内的伤害性信息,由Aδ和C纤维传到背角第Ⅰ和第Ⅴ层,再经多突触传导通路到间脑的中央外侧核和束旁核,可能进一步到皮层,引起疼痛感觉。

针刺信息主要由Aβ和Aδ纤维传导到脊髓背角,再传入脑的许多区域,在不同水平抑制疼痛感受系统的传递功能。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并发出下行抑制及上行抑制通路,抑制疼痛信息的传递。此外还可兴奋下丘脑弓状核和边缘系统导核团,激活“中脑边缘镇痛回路”,以发挥镇痛作用〈上述通路在图中均用黑线表示〉。图中A、G、N、O、S等字母,表示在该处起作用的神经递质的种类)。

从形态、生理、生化、心理等多学科出发,已充分证明,针刺麻醉是从外周到大脑皮层由多途径、多水平,神经与体液等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

1984年8月7日,由中国针灸学会筹备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针灸、针刺麻醉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较之第一届规划更大,参加大会的国内代表403人,而来自世界五大洲5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学者达422人之多。共征得国内论文一千余篇,精选出643篇,其中针刺麻醉临床研究为85篇,而针灸、针刺麻醉原理研究(主要是针刺麻醉的)论文达297篇。在全体会议上分别由辛育龄和韩济生作了“针刺麻醉临床研究”和“针刺麻醉原理研究”的综述性论文报告。

1986年9月,作为中国针灸学会七个分科研究会之一的针刺麻醉研究会,在上海成立。推举了曹小定担任理事长,王友良、王翘楚、黎春元、赵建础为副理事长,黄鹤年为秘书长,共有理事二十名。研究会聘请了七位曾对针刺麻醉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老一辈专家担任顾问,他们是:张香桐、辛育龄、谢荣、裘德懋、刘金惠、陈树德、蔡宝贤。针刺麻醉研究会的成立,从组织形式上保证和促进我国针刺麻醉学术的健康发展。

1987年11月22日,来自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代表,聚集北京,一起参加成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他们代表全球55个针灸学会(包括5个国际性团体)的137,800多名成员,覆蓋面近100多个国家。接着又召开了为期四天的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针刺麻醉研究是会议的重要交流内容之一。除我国外,意大利、日本、前苏联、巴基斯坦、荷兰、埃及等国都肯定了针刺麻醉的效果。意大利一位华裔教授所作的“针刺麻醉下行心脏体外循环手术100例的研究报告”,受到了中外学者的赞赏。这次会议,也展示了我国针刺麻醉工作的一些新进展。在临床上,对针刺复合麻醉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对单纯针刺、针药结合、小剂量药物进行对照,对针刺辅以不同药物、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进行比较,取得一系列数据。另外,还提出针刺综合麻醉方法(即多种穴位刺激综合麻醉法)。在原理上,近年来在脑内发现了一个与镇痛有关的环形神经通路,这个通路一旦被针刺激活,就有可能周而复始地兴奋。这就能部分解释为什么只针一次可保持针效较长时间。其次,动物实验证明,低频率电针(相当于缓缓捻针)可促使脊髓中释放脑啡呔,而高频电针(相当于快速捻针),可促使脊髓中强啡呔的释放,表明不同捻针手法产生效果不同。再有,针刺动物,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1989年和1991年分别在上海和西安举行了二届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学术讨论会。

总而言之,针刺麻醉一方面在走向世界,一方面又在继续不断地发展完善。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