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针刺麻醉 » 针麻发展史 » 形成时期(1967~1979)
【內容】

1970年5月11日~17日,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针刺麻醉学习班,目的是为了交流经验,进一步推进“针麻热”。当时,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203个单位开展针刺麻醉,累计病例达57,156例,明确记录日期者为28,735例。其中,1966年6月后积累的有24,538例,这个数字为“文革”以前八年的5.8倍。在手术种类上,已接近一百种,几乎遍及各科常见手术。

1971年7月18日,我国新华社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创造成功针刺麻醉”为题,首次向全世界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该文指出:“这种麻醉技术的成功,突破了外科手术必须使用麻醉药物的旧框框,对医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刺麻醉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特点。目前已有四十多万名病人,包括几个月的婴儿和七、八十岁的老人,用针刺麻醉进行了手术”。最后强调:“从针刺治疗到针刺麻醉,是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使历史悠久的中国医药学大放光彩。针刺麻醉的出现和发展,将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经络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的实质,同时对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等基本理论学科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这篇报道的发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的针刺麻醉热潮,对国外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各国医学科学工作者,正是通过对针刺麻醉的接触不仅认识了针刺麻醉的本身而且更进一步了解了神奇的中国传统针灸学术。1972年,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令人百思不解的针刺麻醉手术所倾倒。于是,他在带回中国人民友谊的同时,也捎走了针灸术的信息,形成了至今仍风靡欧美的“针炙热”。

“针麻热”有增无减。1972年10月,在上海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针刺麻醉学习班,为期达一个月之久。参加的代表167人,提供论文357篇。这些论文被选编成三本论文集:《针刺麻醉资料综述》、《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和《针刺麻醉原理探讨》,后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73年7月出版。到1972年,针刺麻醉手术病例已达到60余万例。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广西、安徽等省的一些单位,开始将针刺麻醉用于休克、危重病人的手术,充分地发挥针刺对生理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显示针刺麻醉在这方面优于药物麻醉的长处。针刺麻醉手术种类,仍在继续增加。1972年4月19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现名仁济医院),首次为一名三联症病儿施行针麻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这是一项较高难度手术,他们后来又完成了230例。

在穴位刺激的方法上,增添了头针麻醉、手针麻醉、面针麻醉、鼻针麻醉、唇针麻醉、推拿麻醉及粗针麻醉,但其中相当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以进一步推广。

总体的看,针刺麻醉原理研究这个阶段做得最多的是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工作。1972年上海市提交全国针麻学习班有关机制研究的论文58篇,神经生理方面的就占41篇之多。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六十年代有了较大的进展。人们对针刺所激发的感受器及传入神经纤维,已有初步了解。并且大致上弄清针刺刺激所引起的冲动是通过各级中枢水平(脊髓、延髓、脑干、下丘脑及大脑皮层)来抑制损伤性痛刺激(即手术损伤的刺激)的神经冲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的。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部位和核团的作用,有了粗略的认识。当然,这只是在总体上勾勒出一个极为模糊的轮廓,大量具体的细节还很不清楚。

神经体液物质方面的研究,由于技术难度较高,开展单位较少等,仍然是薄弱环节。当时,已经发现某些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5-羟色胺、乙酰胆碱以及其他一些体内代谢产物,与针刺镇痛有关,其体内含量在针麻过程中可发生变化。另外几种物质,如前列腺素等,也已被注意。

到1974年,我国已完成针刺麻醉手术106万例。

1974年12月2日~1975年1月6日,继同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针刺麻醉研究工作会议之后,在西安市举行了全国针刺麻醉研究专业会议。这次会议标志著针刺麻醉研究工作,从全面积累转向重点深入,并推动了这一转移。

会议修改制订了1975~1980年全国针刺麻醉研究规划(草案)和1975年度划(草案)。着重做了两件事:

第一,设立重点攻关课题。其中,临床研究集中选择十种针刺麻效果比较好,开展时间较长,积累手术例数较多的,具有一定基础的病种。原理研究,则重点探讨当时认为有苗头的五个方面课题。

第二,为了集中力量,统一标准,围绕上述攻关课题,组织全国性的协作组。并制订统一的规程(从选穴、操作到效果评定等),以及比较切实的近期和远期规划。

会上共成立了十个临床专题协作组:1.以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组成的全国针刺麻醉肺切除术科研协作组;2.以江苏等16个省、市组成的全国针刺麻醉输卵管结扎科研协作组;3.以北京等13个省、市组成的全国针刺麻醉剖腹产手术科研协作组;4.以上海等14个省、市组成的全国针刺麻醉神经外科科研协作组;5.以吉林等6省、市组成的针刺麻醉上颌窦手术协作组;6.四川等21个省、市组成的全国针刺麻醉甲状腺手术科研协作组;7.辽宁等9个省、市组成的全国青光眼手术针刺麻醉科研协作组;8.广东等7个省、市的针刺麻醉腹股沟疝手术科研协作组;9.湖北等9个省、市的针刺麻醉阑尾切除手术科研协作组;10.全国针刺麻醉四肢手术协作组。另有5个原理专题协作组,即1.穴位与针感研究组,由陕西省负责,从事对穴位针感装置形态学、针感和镇痛效应传入纤维的研究;2.经络感传(现通行称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组,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和福建省负责,开展对循经感传及其与针刺麻醉效果的研究;3.体表、内脏联系途径的研究,由广东省负责,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及确定观察指标,对此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有助于阐明针刺麻醉作用途径;4.针刺调整作用的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具体负责,通过固定穴位及刺激参数观察针刺麻醉下对各级神经系统活动及体液物质的调节;5.针刺镇痛作用的研究,具体由上海负责,深入了解针刺镇痛中枢通路、中枢结构及有关物质。

1975~1979年,针刺麻醉手术总例数跃增至200万例。但这五年间所作的手术种类已基本上集中在一、二十种范围内,并对主要手术,进行了全国性的大样本重复。

针刺镇痛机理的探索,这一阶段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神经体液物质方面的研究。通过科学工作者大量的工作,终于弄清了在中枢确确实实存在两个互相对抗的系统:增强镇痛的系统和削弱镇痛的系统。并且初步找到了二类相对抗的中枢神经递质:一类是以内源性吗啡样物质、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为主的有加强针刺镇痛作用的递质;另一类则以内源性抗吗啡样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为代表,可削弱针刺镇痛。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证明针刺镇痛是有物质基础的。

关于针刺镇痛机理的神经生理学方面研究,亦有较大的进展。总的看来,以皮层下的工作做得最多,大脑皮层的有关研究还比较零碎。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并结合以往的基础,基本上勾勒出了一幅神经系统中针刺镇痛传导过程、比较完整的框图。它大致是这样的:针刺或其他形式刺激体表穴区,引起深部组织感受器或神经小枝发放传入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激活痛觉调整系统。通过它们的活动,调制痛觉信号的传递,使痛觉信号减弱,并发生性质上的改变,从而发挥镇痛效应。其传导过程,还包括复杂的环路。

1979年6月1~5日,在我国首都北京,隆重召开了首届全国针灸、针刺麻醉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内代表六百余名,应邀参加的还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五十多位外国学者,这是我国针灸、针刺麻醉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盛会。

全国各地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达1027篇之多,经过学术委员会评选,在大会交流的论文共534篇,其中针麻临床及原理研究的论文约300余篇,占据一半以上。在大会宣读的20篇国内论文中,针刺麻醉文章为11篇。充分显示了针刺麻醉研究在针灸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会议全面地检阅了我国建国以来针灸、针刺麻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与外国学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在针刺麻醉临床方面,重点介绍了颅脑外科手术、肺切除术、剖腹产、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全喉截除术及尚存在较大难度的胃大部分切除术。在针刺麻醉原理研究方面,则着重展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特别是镇痛物质的研究工作。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