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針刺麻醉 » 針麻發展史 » 起源時期(1957年以前)
【內容】

在我國,對「麻醉」的認識已有二千餘年歷史。我國最早記載的麻醉手術,是公元前五世紀時戰國名醫扁鵲,用毒酒進行麻醉。《列子‧湯問篇》曾作如下描述:「魯公扈、趙齊嬰兩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遂飲兩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腹探心」。東漢著名醫家華佗,在藥物麻醉上有更大發展,創造出具有麻醉作用的中草藥與酒劑的結合物:麻沸散,并一直影響後世,成為獨特的中醫藥物麻醉。

針刺麻醉和中藥麻醉不同,它起源於針刺鎮痛。秦漢之際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除有大量的篇幅記載了用針法和灸法治療多種疼痛性病症外,它首次提到針刺抑止外傷引起的疼痛:「頭痛不可取于腧者,有所擊墮,惡血在于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則刺,不可遠取也。」(《靈樞‧厥病》)意思是,因擊墮而致頭痛,疼痛不止時,可在局部針刺止痛。手術痛和擊墮痛都屬於外加的創傷性疼痛,兩者有一致之處。

晉唐時期,一些重要的醫學典籍,如《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載述不少有關蛇虫咬傷,以灸法止痛的內容,儘管手術所致的創傷和動物咬螫傷有著根本的區別,但就其損傷的方式來說,則有其類似之自處。

宋代之後,尤其是明清,對針灸抑止和預防創傷性疼痛有進一步的認識。首先,明確提到針灸的顯著止痛作用。明所編《普濟方》中載治蠍螫傷後「疼痛不可忍者…用蔥白切一片,厚二分許,置所螫處,以艾灸三壯」,或者「詳其經絡部分逆順,蹙氣,毫針刺之。」均可以消除疼痛。明代張景岳還特別提到:「凡蛇蠍、蜈蚣咬傷,痛極勢危者,急用艾火于傷處灸之,拔散毒氣即安。」(《類經圖翼‧卷十一》)其次,已經注意到針灸預防某些損傷性疼痛。寫成於十七世紀的《壽世保元》一書中,就提到了「預先以手指緊罩其穴處」,來抑止因艾火燒灼穴位所引起的疼痛,這頗類似現代的指壓麻醉。

但是,在古代醫學文獻中沒有關於針灸用於手術麻醉的記載。

現代,在中西醫結合方針指導下,于本世紀五十年代初,部分外科工作者開始和針灸醫師合作,最初針灸被試用於五官科的一些小手術,作術後止痛,多數病人反映良好,且一般沒有副作用。至一九五五年,在我國的某些醫院中將這種術後止痛的針灸法,逐步擴展應用於多種中、小型手術,有的還把針刺列為十餘種手術的術後止痛常規。

到了一九五七年,隨著術後針刺鎮痛的廣泛開展,人們開始注意到了對其規律的探索。蘭州市的醫務工作者,著重對五官科手術中術後止痛比較明顯的合谷、頰車、天柱、印堂、足三里等十餘個穴位進行臨床篩選,發現合谷穴使用頻率最高,效果亦較明顯。這些都構成了針刺麻醉產生的前奏。

在此之前,韓國學者宋台錫,1955年在日本專業針灸雜誌《醫道の日本》第10期上刊登了一遍題為「針刺完骨穴有卓越的麻醉性催眠作用」的文章,在該文中,首次提出在針刺催眠狀態下進行外科手術的設想,並稱之為針刺催眠麻醉。儘管這一設想和後來以發揮針刺鎮痛調節功能為主,在病人完全清醒狀態下進行手術的針刺麻醉,無論從臨床現象和原理上均不一致,也迄今未能實現,但他畢竟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針刺可用手術麻醉的設想者。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