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针刺麻醉 » 针麻发展史 » 起源时期(1957年以前)
【內容】

在我国,对“麻醉”的认识已有二千馀年历史。我国最早记载的麻醉手术,是公元前五世纪时战国名医扁鹊,用毒酒进行麻醉。《列子‧汤问篇》曾作如下描述:“鲁公扈、赵齐婴两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遂饮两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腹探心”。东汉著名医家华佗,在药物麻醉上有更大发展,创造出具有麻醉作用的中草药与酒剂的结合物:麻沸散,并一直影响后世,成为独特的中医药物麻醉。

针刺麻醉和中药麻醉不同,它起源于针刺镇痛。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除有大量的篇幅记载了用针法和灸法治疗多种疼痛性病症外,它首次提到针刺抑止外伤引起的疼痛:“头痛不可取于腧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刺,不可远取也。”(《灵枢‧厥病》)意思是,因击堕而致头痛,疼痛不止时,可在局部针刺止痛。手术痛和击堕痛都属于外加的创伤性疼痛,两者有一致之处。

晋唐时期,一些重要的医学典籍,如《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载述不少有关蛇虫咬伤,以灸法止痛的内容,尽管手术所致的创伤和动物咬螫伤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就其损伤的方式来说,则有其类似之自处。

宋代之后,尤其是明清,对针灸抑止和预防创伤性疼痛有进一步的认识。首先,明确提到针灸的显著止痛作用。明所编《普济方》中载治蠍螫伤后“疼痛不可忍者…用葱白切一片,厚二分许,置所螫处,以艾灸三壮”,或者“详其经络部分逆顺,蹙气,毫针刺之。”均可以消除疼痛。明代张景岳还特别提到:“凡蛇蠍、蜈蚣咬伤,痛极势危者,急用艾火于伤处灸之,拔散毒气即安。”(《类经图翼‧卷十一》)其次,已经注意到针灸预防某些损伤性疼痛。写成于十七世纪的《寿世保元》一书中,就提到了“预先以手指紧罩其穴处”,来抑止因艾火烧灼穴位所引起的疼痛,这颇类似现代的指压麻醉。

但是,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没有关于针灸用于手术麻醉的记载。

现代,在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导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部分外科工作者开始和针灸医师合作,最初针灸被试用于五官科的一些小手术,作术后止痛,多数病人反映良好,且一般没有副作用。至一九五五年,在我国的某些医院中将这种术后止痛的针灸法,逐步扩展应用于多种中、小型手术,有的还把针刺列为十余种手术的术后止痛常规。

到了一九五七年,随着术后针刺镇痛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注意到了对其规律的探索。兰州市的医务工作者,着重对五官科手术中术后止痛比较明显的合谷、颊车、天柱、印堂、足三里等十余个穴位进行临床筛选,发现合谷穴使用频率最高,效果亦较明显。这些都构成了针刺麻醉产生的前奏。

在此之前,韩国学者宋台锡,1955年在日本专业针灸杂志《医道の日本》第10期上刊登了一遍题为“针刺完骨穴有卓越的麻醉性催眠作用”的文章,在该文中,首次提出在针刺催眠状态下进行外科手术的设想,并称之为针刺催眠麻醉。尽管这一设想和后来以发挥针刺镇痛调节功能为主,在病人完全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的针刺麻醉,无论从临床现象和原理上均不一致,也迄今未能实现,但他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针刺可用手术麻醉的设想者。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