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潤燥之劑 » 通幽湯
【內容】

噎塞便秘,東垣

【主治】

治幽門不通,上攻吸門,噎塞不開,氣不得下,大便艱難,名曰下脘不通,治在幽門(1)

  1. 下脘即幽門胃之下口也。人身上下有七門,皆下衝上也。幽門上衝吸門,吸門即會厭氣喉上掩飲食者也。衝其吸入之氣,不得下歸肝腎,為陰火相拒,故膈噎不通,濁陰不得下降,而大便乾燥不行,胃之濕與陰火俱在其中,則腹脹作矣。治在幽門通利,泄其陰火,潤其燥血,生其新血,則幽門通,吸門亦不受邪,膈噎得開,脹滿俱去矣。是濁陰得下歸地也。

【組成】

當歸身、升麻、桃仁   紅花、甘草 炙一錢  生地黃、熟地黃 五分
或加檳榔末五分。

【方義】

此手足陽明藥也。當歸二地滋陰以養血,桃仁紅花潤燥而行血,檳榔下墜而破氣滯,加升麻者,天地之道,能升而後能降,清陽不升,則濁陰不降,經所謂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也。

【方論】

李東垣曰:腎開竅於二陰,經曰:大便難者,取足少陰,夫腎主五液,津液足則大便如常,若饑飽勞役,損傷胃氣,反食辛熱味厚之物,而助火邪,火伏血中,耗損真陰,津液虧少,故大便燥結,少陰不得大便以辛潤之,太陰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陽結者散之,陰結者溫之,傷食者以苦泄之,血燥者以桃仁酒製大黃通之,風燥者以麻仁加大黃利之,氣濇者郁李仁枳實皂角仁潤之,不可概用牽牛巴豆之類下之,損其津液,燥結愈甚,遂成不救。

【附方】

  1. 本方加大黃麻仁,名當歸潤腸湯,治同。

上一節 潤腸丸
韭汁牛乳飲 下一節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