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广义的手法是指针刺操作的全部施术过程。狭义的则是指进针之后到出针之前的操作方法。

古代最原始的针刺和切割用具称为“砭石”。从砭石发展到九针,才有正式的针法。九针即镵针、园针、鍉针、锋针、铍针、园利针、毫针、长针、大针,这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各有不同的治疗作用。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针具的制造渐趋精巧,操作手法也更为细致。《内经》中有关九针的理论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础,而《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能》及《素问‧离合真邪》等篇,则对补泻法作了重要阐述。《难经》一书继承了《内经》理论,对针刺补泻法又有所发挥,具体提出了“子母补泻法”和“泻南补北法”等,以五输穴为基础,阴阳五行生克学说为指导,建立了一套配穴补泻方法。此外,《难经》还提出了针刺的时令深浅法,认为针刺需结合气血与时令变化,春夏浅刺,秋冬深刺。

春秋战国至三国时期的名医都很精通针术,他们的医疗实践大大丰富了针刺手法。如秦国名医医缓、医和“精于针石”;汉代名医张仲景常用针刺法治疗伤寒和杂病,在手法上“宜针引阳气”、“随其实而取之”;三国名医华佗亦善用针,强调气至病所。

晋至北宋,虽出现许多著名针灸家,史书记载的针灸学专著达70多种,但多已亡佚。现存的《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对针刺手法鲜有论及。唐‧孙思邈是一位“知针知药”的良医,遵《内经》之旨提出“重则为补,轻则为泻”,另外,对针灸“得气”十分重视,可惜专述不多。

从宋至明代是针灸发展的全盛时代,对针刺手法独树一帜的是金人何若愚,所撰《流注指微赋》,倡用子午流注针法主张补泻用生成数,提出经穴行针时间结合呼吸次数的“接气通经法”,为“时间针刺法”和“时间补泻法”奠定了基础。在发展手法贡献颇大的是金元时人窦汉卿,他撰《针经指南》中,以“标幽赋”、“手指补泻”、“流注八穴”等篇名噪一时,影响很大,他提出“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十四字手法及“得气”、“神朝”、“透穴”等法,是继《内》、《难》之后对针刺手法的大总结,为系统研究手法之先驱。

明初人徐凤,撰《针灸大全》收载《金针赋》一篇,内集单式手法十四种,复式手法十四种,成为“发明窦太师针法”的专著,对十四种单式手法作了简要的论述,《金针赋》的复式手法有:龙虎升腾、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子午捣臼、进气、留气、抽添、龙虎交战等。

明‧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进一步解释了十四法,并对复式手法进行了讨论,并存有疑义,认为只有“呼吸补泻尚得《素》、《难》意”。

明初杰出针灸家陈会,在《神应经》中记述的动摇、提插、捻转三结合的催气手法,切实可用,他首先提出“平补平泻”手法,并倡用十二经补泻理论右手左手同时持针,用双手运针。补泻手法则以捻转为主,结合提插,呼吸,开合等法组成。

明代著名医家汪机著《针灸问对》三卷,以自问自答形式,对有争议问题直言不讳,对营卫流行、捻转补泻手法提出很有见地的看法。另一医家,在《医学入门》中对针刺手法也作了系统地讨论。

《针灸大成》是明‧杨继洲汇集《内经》、《难经》及各家医籍,集明以前针灸学术之大成,是一次大总结。杨氏在继承过程中,整理研究,有所创新,自成体系,成为后世医者研习针刺手法的重要文献。

清代针灸学专著,多承袭前人之说,缺乏创新,其中对针刺手法有所阐发者,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罗遗篇》、《针灸易学》、《针灸逢源》、《针灸集成》等。而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针灸趋于衰落。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灸医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针灸手法也有着长足的进展,近代陆瘦燕、郑魁山、楼百层、周树冬、李志明、魏明丰,在前人复式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验,丰富并简化原有的术式,使凉热补泻等复式手法更容易被临床医生接受。随着针刺手法的应用与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从临床治疗观察各种手法的疗效,而且开展了人体及动物的实验研究,证实不同手法对机体具有不同的效应。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针刺手法定能获得迅速的发展与提高。

常用手法包括基础手法:进针法、留针法、出针法;基本手法:进法、退法、捻转法、提插法;辅助手法:爪法、切法、循法、摄法、扪法、按法、弹法、刮法、震法、摇法、搓法、飞法、盘法、动法;单式补泻法: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徐疾补泻、开合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九六补泻、平补平泻;复式补泻法: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龙虎交战、龙虎升降、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子午捣白、运气法、提气法、纳气法、留气法。

上一節 并刺法
进针法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