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概述﹞

子午捣臼法是以捻转、提插为主,并结合徐疾补泻组成的复式手法。子午,即左右捻转;捣臼,即上下提插。始见于《金针赋》,明代以后医家均承袭之,认为有导引阴阳之气的作用,可治疗“蛊膈膨胀之疾”。现代有人强调本法操作应以频繁的捻转、提插为要务,从而达到“针转千遭,其病自消”的要求。

﹝操作方法﹞

下针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三进二退,如此3度,计为九入六出。即在进针时分三部,每部紧按慢提81次;退针时分二部,每部紧提慢按64次。同时,在紧按慢提时,结合左转针;在紧提慢按时,结合右转针。这样在每度行针时三进二退,要在五个分部内提插捻转371次。3度行针,共提插捻转1113次。

(图例)

﹝临床应用﹞

本法可导引阴阳之气,壮阳以制水,补阳兼泻阴,能治疗阳气不行,水湿氾滥所致的水肿、鼓胀。

﹝注意事项﹞

本法施行三进二退分五部操作,需掌握穴位深浅,以确定分部。另外,本法多在腹部操作,需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以防误伤内脏。

上一節 龙虎交战
龙虎升降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