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刺灸卷 » 微针法 » 头针法 » 针刺的深度和方向
【內容】

一、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角度,一般宜在针体与皮肤成15°~30°角之间,也就是沿皮刺(横刺、平刺)的方法,如此则针体在帽状腱膜下层,易于操作。

若角度过小,针易刺入肌层;而角度太大,则易刺入骨膜。在临床上都易发生疼痛。

针刺的深度,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处方要求决定。婴幼儿宜浅刺。如婴幼儿腹泻取额顶线中段,直刺1分破皮即可。

成人宜沿皮刺1~1.5寸左右。少数患者须用芒针深刺。

汤颂延和方云鹏二氏主张浅刺法。汤氏头针,沿皮刺入2~3分。方氏头针直刺或斜刺3~5分。

二、针刺的方向

头针疗法大多采用沿皮刺法,其针刺方向可根据治疗需要、经脉循行、操作方便等原则决定。

(一)治疗需要

根据具体病变部位的不同治疗需要,来决定针刺方向,是提高头针疗效的关键之一。

临床上,可将百会穴前的头穴(线、区、带)作为“阴”,而将百会穴后的头穴(线、区、带)作为“阳”。凡病变部位在阴(内脏、胸腹、肢体前面、头面部)者,针刺由后向前;病变部位在阳(躯干、腰背、肢体后面、枕项部)者,针刺由前向后。

(二)经脉循行

头针治疗线(刺激区)有不少就在经脉循行线上,如额中线、顶中线、枕上正中线等和督脉重叠。根据经脉循行走向,来决定针刺方向,达到扶正祛邪的补泻目的,相当“迎随补泻”法。

(三)操作方便

对于枕、颞部的头穴(线、区、带),一般均采取由上而下的针刺方向,以便操作,同时可避免局部疼痛。

(四)特殊方法

汤氏头针的针刺方向较为特殊。其法将头顶央的“阴阳点”作为主要参照标志,针刺方向一般从头顶向四周垂直而下。

上一節 进针法
针刺手法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