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 僵化
作者︰沈藥子
【內容】

沈藥子 于 1998年8月

弟與其友人出遊,回到家時,在傻瓜相機內尚餘留了數來張底片,於是心血來潮,找了幾個景也喀喳喀喳地拍將起來,然後將底片帶至某相館沖洗,取照片時,仔細搜尋自己的大作而無所獲,於是失望地質問店長,他指著底片中的那幾張告訴我說,這些作品「有些模糊了,有些沒有主題。」真是殘酷的回答啊,糢糊或許是因為我的技術不佳,也就認了,至於他所謂「沒有主題」的部份我可就難以接受了,「什麼是主題?」我問,「像是人啊、建築物等等。」他答道「你這個樹東一棵、西一棵的,看起來沒什麼明顯的主題。」我默然,店長仍客氣的回道,若我堅持,可以再加洗。主題是主觀的,即便是糢糊,也有其美的一面。

從小學時期就非常喜愛自然科學,大學時代念的是物理,研究所也是物理,基礎物理看似一門頗「無用」的學問,然而,選擇物理的原因非僅是對物理的情有獨鍾,並且是對於宇宙萬事萬物的一種探源、求知若渴的執著,物理學家當中,最最欣賞的是哥白尼及愛因斯坦,因為他們擁有孟子所謂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遼闊胸襟,膽敢冒著失去名聲、財富、甚或生命的危險,勇於打破人們的數百、甚或上千年的成見、思想上的沈痾。哥白尼因為提出地球繞太陽的學說而被教廷活活燒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打破了自牛頓以降300餘年來根深蒂固的絕對時空觀,取而代之以時空的相對觀,相對論提出時,卻仍有人許多學界大佬堅持墨守絕對觀不肯放,甚或攻擊愛氏,但時間證明,愛氏他們天真、浪漫地往前踏出的這一步是對的,每當思及愛氏等人,耳邊彷彿傳來了傳統那道圍堵著人們思潮及創造力的惡牆的倒坍、破碎聲,聽起來是多麼地清脆、悠揚,不遜那堵柏林圍牆,同時也撼動著我的胸膛。

打開醫校生理學課本的「細胞與組織」一章,只見劈頭便直述道:「…生命發生於遠古以前,當時地球上有水,水中含大量化學元素,它們在水中碰撞產生化學反應而合成生命…。」一著名的生化學家Albert L.在其著作的前言中提到:「生物體是由無生命分子所組成。」此種生命的形成理論尚屬科學家的臆測(1),而在生理學教科書竟成定論,即便生命的構成、進化理論屬實,但如此物化、無情的教學內容也無怪乎一友人的護士妻子會認定生命不過是堆生化反應。

撇開感性,無論理論是否為真,物化生命的必然結果就是漠視生命,進而默默地演變成對自己殘酷、對他人也無情。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種種屠殺、爭閥,刀劍無情地在人身上割截,槍彈在身中來往穿梭,白骨如山,血流成河,過去那唯物主義社會下無情的鬥爭,其背後的根本原因與動力也不離物化及漠視生命。在這種冷酷的教學系統之後,也許,在某些外科醫師、護士的眼中,接受手術的病人不過是堆無情的血肉,當醫師舉刀劃開患者的皮肉時,與市集賣豬肉的小販技巧精湛的切割,在本質上又有多大的差別?

一些哲學上仍未解的命題,若生命只是堆物質,試問:

  • 生命創生之初,一團分子為何會「想」要活下去?分子團也有好惡?
  • 非生命如何能形成有生命?
  • 生命與非生命的分野為何?
  • 當人覺得痛之時,是身體內的哪些分子、哪些原子「覺得」痛?
在物理學,物質已被證明是無形的能量之積聚,而能量則變幻莫測、莫測高深,一切存在無非是能量的幻現。能量具備一切的可能性,即如同一個人、或一組基因一般,擺在不同的環境中,他或它即能展現出不同的可能。同理,即便是分子,人們又如何能狹隘地將之冠以「非生命」而蓋棺論定?

電視上,某提倡環保的名人正接受訪問,他提到:「自己所學的畢竟不能和那些莫測高深的科學知識、公式等等『真理』扯上關係…。」他認定那些科學知識、公式是真理,而這也正是一般群眾對於科學的盲從及誤解。知識,僅僅是人類在時間長河中不斷學習所累積的過渡經驗,它必定會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改變、進化,若要把它當作真理,則未免太兒戲、劃地自限、甚或自欺欺人。當知識被認定是真理之時,則無異是在想像力之前設下一堵高牆,人們將那些「真理」當作圭臬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存絲毫的懷疑,而這也正是人們的想像力的終結,即如同將生命視為許多分子的聯結,生命的大部份可能性將被抹殺,並退化到僅剩少許可能可供選擇。

有序及效率是現代工商業社會的特色,而這兩者的共通消極面就是僵化,大多數人們只是為了一、兩個簡單的理由而努力,那些看似繁華、熱鬧、有序的背後,只剩僵化、無力俯仰的骨幹在支撐。系統化的知識看似多元,其本質卻已失去活性、萎縮、而退化。生命的目的特約化,價值觀物化,文明也步入僵化與萎靡。當一道道公式、一條條定理被寫下時,也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將被扼殺,而科學家們則可能一天比一天更堅固地陷在自身設定的圍牆內,越來越無法動彈、自拔。林語堂云:「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時,它已死了三次,並被埋葬了三次時。他們在真理出喪時所唱的輓歌是:『我完全是對的,而你則是完全錯誤的。』」 (2)

【附註】

  1. 《高中生物第四冊》國立編譯館1988年1月12版,參考第29章第4節
  2. 《生活的藝術》林語堂著/德華出版,參考Pg394-403

上一節 放雲亭記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