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 僵化
作者︰沈药子
【內容】

沈药子 于 1998年8月

弟与其友人出游,回到家时,在傻瓜相机内尚余留了数来张底片,于是心血来潮,找了几个景也喀喳喀喳地拍将起来,然后将底片带至某相馆冲洗,取照片时,仔细搜寻自己的大作而无所获,于是失望地质问店长,他指著底片中的那几张告诉我说,这些作品“有些模糊了,有些没有主题。”真是残酷的回答啊,糢糊或许是因为我的技术不佳,也就认了,至于他所谓“没有主题”的部份我可就难以接受了,“什么是主题?”我问,“像是人啊、建筑物等等。”他答道“你这个树东一棵、西一棵的,看起来没什么明显的主题。”我默然,店长仍客气的回道,若我坚持,可以再加洗。主题是主观的,即便是糢糊,也有其美的一面。

从小学时期就非常喜爱自然科学,大学时代念的是物理,研究所也是物理,基础物理看似一门颇“无用”的学问,然而,选择物理的原因非仅是对物理的情有独钟,并且是对于宇宙万事万物的一种探源、求知若渴的执著,物理学家当中,最最欣赏的是哥白尼及爱因斯坦,因为他们拥有孟子所谓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辽阔胸襟,胆敢冒着失去名声、财富、甚或生命的危险,勇于打破人们的数百、甚或上千年的成见、思想上的沈疴。哥白尼因为提出地球绕太阳的学说而被教廷活活烧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打破了自牛顿以降300馀年来根深蒂固的绝对时空观,取而代之以时空的相对观,相对论提出时,却仍有人许多学界大佬坚持墨守绝对观不肯放,甚或攻击爱氏,但时间证明,爱氏他们天真、浪漫地往前踏出的这一步是对的,每当思及爱氏等人,耳边仿佛传来了传统那道围堵着人们思潮及创造力的恶墙的倒坍、破碎声,听起来是多么地清脆、悠扬,不逊那堵柏林围墙,同时也撼动着我的胸膛。

打开医校生理学课本的“细胞与组织”一章,只见劈头便直述道:“…生命发生于远古以前,当时地球上有水,水中含大量化学元素,它们在水中碰撞产生化学反应而合成生命…。”一著名的生化学家Albert L.在其著作的前言中提到:“生物体是由无生命分子所组成。”此种生命的形成理论尚属科学家的臆测(1),而在生理学教科书竟成定论,即便生命的构成、进化理论属实,但如此物化、无情的教学内容也无怪乎一友人的护士妻子会认定生命不过是堆生化反应。

撇开感性,无论理论是否为真,物化生命的必然结果就是漠视生命,进而默默地演变成对自己残酷、对他人也无情。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种种屠杀、争阀,刀剑无情地在人身上割截,枪弹在身中来往穿梭,白骨如山,血流成河,过去那唯物主义社会下无情的斗争,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与动力也不离物化及漠视生命。在这种冷酷的教学系统之后,也许,在某些外科医师、护士的眼中,接受手术的病人不过是堆无情的血肉,当医师举刀划开患者的皮肉时,与市集卖猪肉的小贩技巧精湛的切割,在本质上又有多大的差别?

一些哲学上仍未解的命题,若生命只是堆物质,试问:

  • 生命创生之初,一团分子为何会“想”要活下去?分子团也有好恶?
  • 非生命如何能形成有生命?
  • 生命与非生命的分野为何?
  • 当人觉得痛之时,是身体内的哪些分子、哪些原子“觉得”痛?
在物理学,物质已被证明是无形的能量之积聚,而能量则变幻莫测、莫测高深,一切存在无非是能量的幻现。能量具备一切的可能性,即如同一个人、或一组基因一般,摆在不同的环境中,他或它即能展现出不同的可能。同理,即便是分子,人们又如何能狭隘地将之冠以“非生命”而盖棺论定?

电视上,某提倡环保的名人正接受访问,他提到:“自己所学的毕竟不能和那些莫测高深的科学知识、公式等等‘真理’扯上关系…。”他认定那些科学知识、公式是真理,而这也正是一般群众对于科学的盲从及误解。知识,仅仅是人类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学习所累积的过渡经验,它必定会随着时空的变迁而改变、进化,若要把它当作真理,则未免太儿戏、划地自限、甚或自欺欺人。当知识被认定是真理之时,则无异是在想像力之前设下一堵高墙,人们将那些“真理”当作圭臬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存丝毫的怀疑,而这也正是人们的想像力的终结,即如同将生命视为许多分子的联结,生命的大部份可能性将被抹杀,并退化到仅剩少许可能可供选择。

有序及效率是现代工商业社会的特色,而这两者的共通消极面就是僵化,大多数人们只是为了一、两个简单的理由而努力,那些看似繁华、热闹、有序的背后,只剩僵化、无力俯仰的骨干在支撑。系统化的知识看似多元,其本质却已失去活性、萎缩、而退化。生命的目的特约化,价值观物化,文明也步入僵化与萎靡。当一道道公式、一条条定理被写下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将被扼杀,而科学家们则可能一天比一天更坚固地陷在自身设定的围墙内,越来越无法动弹、自拔。林语堂云:“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时。他们在真理出丧时所唱的挽歌是:‘我完全是对的,而你则是完全错误的。’” (2)

【附注】

  1. 《高中生物第四册》国立编译馆1988年1月12版,参考第29章第4节
  2.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著/德华出版,参考Pg394-403

上一節 放云亭记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