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重新认识中医 » 三伏贴在贴啥?
作者︰沈药子
【內容】

三伏贴系将特制中药膏敷贴在体表的穴道上,令其药气经由穴道、经络(见“何谓经络、穴道?”一节),渐次传递到脏腑,以畅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机能。

三伏贴用的药膏原名“益元膏”(1),之所以称作“三伏”,乃因其建议敷贴时段为夏历(农历)的初伏、中伏、末伏三日,约在西历的7、8月间(2),这期间的气候属一年中最热,即尤如一天当中的1~3pm。传统中医认为,在大热天以热性药治寒性病,天候+药物,效果加乘,又几乎没有内服药对内脏的负担,故应推广施用。

三伏贴一般用治虚寒性上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如过敏性鼻炎、咳嗽、气喘、异位性皮肤炎等等,这些疾病在古典中医属肺系统的范畴,常敷贴的穴位亦以肺系统的穴位为主,如肺俞风门百劳天突等等,另可加敷调整全身脏腑机能的穴位,如肝俞脾俞肾俞等。据台湾的中医院所统计,约有6、7成的效果。

益元膏其实不必限在三伏日贴,凡属虚寒性病,任何时节皆可贴。若属热性体质或病情正在急性发作者,贴热性药有可能加重病情,最好经中医师诊断后再决定是否敷贴。有些诊所不分患者的寒热虚实、青红皂白,来者即贴,就有可能贴出反效果。对于某些热性体质患者,亦有院所自行配治凉性药膏施用。另有中医师自创三九贴之类,其原理大致与三伏贴同,不再赘述。

益元膏敷贴时间:成人一般4~5小时;小儿皮肤娇嫩,一般2小时即可。敷贴过久易起水泡、疼痛。

取下贴药之后,若贴处微起水泡、或发红、或有灼痛感,可涂些紫云膏或薄荷膏之类,待局部不适缓解后再沐浴。若水泡破裂,可涂敷些三黄粉(3)

或消毒药水,并盖上Ok绷或砂布,避免患处碰水,以免感染。贴处可能会有色素沉淀,大多会自行渐渐消褪。

【附注】

  1. 益元膏组成: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研成细末,以姜汁调成膏状,揉成小丸敷贴。不同院所的组成略异。
  2. 从夏至(约西历6月21日前后)之后第三个庚日(约夏至后30天内)为初伏;第四个庚日(约夏至后40天内)为中伏;立秋(约西历8月8日前后)后第一个庚日(约立秋后10天内)为末伏。
  3. 大黄黄连黄蘗这三味药材等分研磨成的细粉,为优良无副作用的中医“消炎杀菌”药。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