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脾有一个bug必须在此提出。现代医学的脾脏指的是大小、形状约如拳头的spleen,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主要功能在储存免疫细胞及过滤血液,并无消化吸收营养的功能。而根据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难经‧第四十二难》提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所以古人观察到的脾脏是扁长的,长宽比约1.7:1,现代解剖学发现pancreas的大小约20×9.5×2cm,正是扁长的,长宽比约为2:1,所以中医古籍的脾脏实乃现代的pancreas,现代翻译为胰脏,并非拳头状的spleen,此乃清朝时期有外国人将西方解剖学著作翻译成中文时落下的bug。

西方将解剖学著作翻译成中文的最早年代约是在清朝1622~1623年间,其中的第二部解剖学译著《人身图说》中的《论脾》一章记载了当时西方对于spleen的理解︰“炼粗血为细血,具消化功能”,这与现代医学的发现完全不符,但这种观点和中医的“脾”的功能却是较接近的,因此,当时的译者就将西方的“spleen”翻译成中医的“脾”,直到今天,这个错误还在由中医背锅。

由此也可看出,中医在战国时期就已经知道胰脏(pancreas)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即便在清朝,中医对消化系统的理解仍是领先当时的西方。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