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刺灸卷 » 穴位特种疗法 » 穴位微波疗法
【內容】

一、概况

是通过特制的天线,将小剂量微波射入人体经穴,以刺激穴区,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病症的一种疗法。它是现代微波技术与针灸经络学术相结合的产物。

微波是指波长为1毫米~1米,频率为300~300,000兆赫的一种特高频电磁波。根据波长范围,可将其分为分米波(11~100厘米),厘米波(1~10厘米),毫米波(1~10毫米)三个波段。微波作为医学上的一种疗法正式应用于临床始于四十年代末,并一直使用至今。目前医学上最常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兆赫,波长125厘米,在医用电磁波谱中,它位于超短波和长波红外线之间。

由于微波和其他高频电磁波不一样,即它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能,能反射、折射和绕射,并可通过反射器和透镜进行聚焦,故在1972年首由中国大陆的陈祖范工程师提出以微波作用于经络穴位,即所谓微波针灸的设想,并试用于临床。经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同仁医院理疗科等长期在临床上实验观察,证实确有疏经通络、活血消肿、止痛消炎、祛风散寒以及解除痉挛的作用。1980年,北京的一家电子仪器厂试制成功大陆第一台微波针灸仪的样机,定名为“扁鹊─A型微波针灸仪”。

十多年来,穴位微波疗法发展甚为迅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治疗病种日益扩大。早期主要用于某些疼痛性疾病,诸如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及心绞痛等。目前已较广泛地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约三十种病症,除痛症外,尚可有效地控制各种急慢性炎症性疾病。通过大量实践,其疗效已逐步得以肯定。

二、微波治疗器械不断革新。这是目前又一特点微波穴位治疗仪,大陆生产的这方面器械很多。为了适应不同病种、不同部位的需要,治疗仪的种类不断翻新。如圆形治疗仪多用于关节、肩、腰等处;长形治疗仪则适于脊柱、肢体等长形区域穴位。另外有用于耳穴的耳治疗仪等。除此之外,尚有与传统针具结合之微波鍉针。各类仪器的研制和革新,不仅使疗效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适应病症。三、机理研究正在引起重视。微波的生物学作用在大陆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并观察到对人体的多种器官系统诸如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穴位微波疗法兴起的时间虽还不长,作用机理的探讨已做了不少工作。如动物实验观察到,微波的治疗作用以热效应为主,但亦不能排除非热效应。而最大微波幅射可深入体表50毫米,被照局部体温能明显升高,较之艾灸的热力深而强。还有的研究表明,微波在人体中的传输可能存在起导电性,即信号可沿人体的某些途径无损耗的传输。这与人们已知的穴位经络之间低电阻的事实相吻合。因此,局部的微波穴位刺激,有可能经经络传导,而产生“气至病所”的效应。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属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特点

微波对人体的作用,包括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二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微波的生理作用

微波照射人体时,主要产生热作用和热外作用。但它和超短波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由电流,而前者是由电磁波的作用所产生。

(一)热作用:微波辐射人体后,电解质离子以及电解质偶极子产生振荡,为克服所在媒质和粘滞性而消耗能量,并产热。在产热过程中,水分子的高频率振荡,使富于水份的组织产生大量的热能。因此,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流量可增加达50%。从而能速代谢,改善营养,促进组织再生,加强胃肠吸收功能等。

(二)热外作用:热外作用是指微波幅射除热作用外,对人体所产生的特殊的生理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尚少,但已观察到,全身或局部中小剂量照射,均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短期小剂量的幅射可加强兴奋过程,长期或大剂量幅射则可使之抑制。微波对植物神经有似迷走神经的作用。在临床上已观察到,微波幅射可产生嗜睡、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

二、微波的治疗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微波的治疗作用与短波、超短波等温热疗法相似。但正如上面所说,它是由电磁波的作用产生的,故有其自身特点:微波的作用较深,其热量也可准确控制,而且在治疗中热量强度不会随著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与红外线等光幅射相比,微波的作用亦较深,红外线很难深越脂层,而微波则较易穿透脂层到达肌层;与短波、超短波相比,微波的热效应主要在肌层而不在脂层。微波的具体治疗作用有:

(一)抑制疼痛:热的止痛为人们所熟知。由于微波幅射的热作用均匀,可达一定深度,剂量能够控制,故在止痛,尤其在浅组织止痛方面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降低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热能松弛肌肉,当肌肉痉挛或处于反射性痉挛状态时热的这种作用就更为明显,疼痛往往可得到较长时间的缓解。这可能与温热打断了痉挛─痛痉挛的恶性循环有关。微波主要由肌肉吸收,所以能较好的松弛肌肉、降低神经的兴奋性。

(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微波可促使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动、静脉之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氧、营养物质等供应增加,而代谢物质得以及时清除。从而使局部的营养和代谢都得以改善。

(四)其他治疗作用:当组织器官有炎症、坏死、溃疡或有脓性分泌物时,应用适量微波幅射(一般用小剂量),有助于病灶的消散或吸收。肿瘤患者应用微波治疗,微波幅射不仅能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而且可提高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微波幅射亦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三、穴位微波照射的特点:

可归结为以下几条。

(一)微波针灸对经络穴位具有较强的得气感。其得气感表现为胀、重、酸、麻、辣、窜动感和温热感,并可沿经传导,发热出汗(类似烧山火手法)。得气感的强弱尚可由微波治疗仪作定量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微波刺激后的效应长,得气感可保持4小时到1~2日不等。

(二)微波穴位照射既有针刺作用,又有温灸作用,透热深度达表皮下3~5厘米。当微波功率达到一定数值时,针尖上有高频放电现象。

(三)使用的微波功率很小,其功率远小于微波理疗机(一般微波针灸仪的功率为2瓦,而微波理疗仪达200瓦)。故操作十分安全,在治疗时,无需特殊防护。

(四)微波治疗仪易于调节和控制输出功率,可迅速给予适宜的刺激量。

三、主要刺激区

以体穴为主,亦可用于耳穴治疗,或选用特定的体表部位进行辐射。

四、适应症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扭挫伤、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局部化脓性炎症、乳腺炎、膀胱炎、胆囊炎、肌炎、盆腔炎、中耳炎、带状疱疹、慢性支气管炎、轻型冠心病、慢性前列腺炎、术后疼痛或肠粘连等。

五、器具

微波穴位治疗仪,目前,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微波辐射器,即直接对准穴位或病灶照射治疗,一类似穴位激光照射;一类为微波针灸仪,毫针刺后连接微波仪再行穴位刺激;最后一类为磁鍉针。现介绍如下。

一、微波穴位辐射器

微波穴位辐射器简称微波辐射器,常用的有下述数种。

(一)圆形幅射器:此类辐射器的开口端是圆的,外形有半球形(或圆形)、圆柱形和反射罩形等。依直径不同,圆形又可分为甲型和乙型。甲型的直径为10厘米,乙型的直径为15厘米。微波引出线的末端(微波天线)位于辐射器的中心和窿窿部分。它们辐射出来的能量在分布上有一定的特点。能量最密的区域三侧面观为双峰状,在辐射野上为一个环。临床上用得较多的圆形辐射器,有圆形和圆柱形两种。这种辐射器以用于关节、肩、腰等区域的腧穴及乳腺部位病灶等为主。

(二)长形(或矩形)辐射器:此类辐射器的开口是长方形的。由于形状和结构的不同,这种辐射器同步射出来的能量分布和圆形辐射器不同。从侧面观,能量的分布为半波形,高峰在正中部。在辐射野上投影为椭圆形,能量最高处在其纵轴的中心。由于辐射野的形状和能量分布的特点,这种辐射器多用在身体长形区域,如脊柱、肢体等部的穴位照射。

(三)马鞍形辐射器:为一大型的辐射器,有一凹面,用以治疗腰、膝、背、髋、臀、胸及腹等面积较大部位的穴区。此外,通过特殊的设计,它的作用深度较一般圆形或长形辐射器深,又可以直接贴在治疗部位表面而不需要任何距离。由于马鞍形辐射器和圆形辐射器作用于肢体时的热分布不同,它不仅有减轻脂肪过热的优点,而且作用深度大,短时间内(一般为10分钟)即可获取满意的热效应。

(四)聚焦辐射器:上述辐射器的作用面积均较大,难以用来治疗微小的部位。同时,辐射出来的能量在空气和人体皮肤交界处可发生反射,使一部分能量无法进入人体内。因此,进一步制成直径为1、1.5、3.5厘米的聚焦辐射器。在这种聚焦辐射器中,采用陶瓷为介质,代替辐射器与人体之间的空气而减少了反射。在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微波通过陶瓷中的速度变慢,波长缩短。波长缩短则更易于利用直径较小的辐射器使微波集合成束,而集中于相当小的区域上。在治疗时,聚集辐射器可与人体皮肤或粘膜相接触,由于反射消耗少,故其所需功率只有圆形或长形辐射器的10~15%。在临床应用上更为安全。

(五)耳辐射器:专供耳穴照射或伸入耳道内进行治疗,它具有可以更换的橡皮套。

二、微波针疗仪

微波针疗仪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由直流可变电源、微波振荡器、输出同轴电缆和微波天线四部分组成。其中,直流可变电源采用内部最高电压是人体安全电压36伏,且连续可调。微波震荡器,其频率范围是1,000~2,000兆赫,连续可调,输出功率为0.5~2.0瓦。工作状态有等辐振荡,1千赫方波调制、脉冲内调制(频率为100~2,000赫),输出特性阻抗为75欧姆。同轴电缆用于输送微波。微波线由针夹、毫、针、螺旋弹簧同轴同射器构成。其中,毫针作为同射天线的组成部分,微波能量由振荡器经同轴电缆传至毫针,再辐射到人体指定的部位,即穴位。一般微波针疗仪有四个输出头。

三、微波鍉针

微波鍉针是将我国古代九针之一的鍉针和现代微波理疗相结合而制成的一种穴位治疗仪器,于1979年在大陆试制成功。微波鍉针既有现代的低频、高频电疗的性能和特点,而且具有传统的鍉针、指针及艾灸的作用和效应。目前临床上用的微波鍉针称微波鍉针仪。

六、操作方法

穴位微波疗法的取穴配伍原则与其他穴位疗法相同。即既可按局部、邻近及远道三种取穴法,亦可在压痛点或病灶部位选穴。但具体选穴配方还应充分考虑到微波治疗仪的特点,如微波针疗仪,其输出头一般为4个,取穴最好也为4穴,不同的穴位微波治疗仪的具体操作有一定差别,现分述如下:

一、微波辐射器的使用方法

大致上说,选用四肢腧穴进行辐射时,病人可采取卧位或坐位,常用圆形(甲型或乙型)辐射器。辐射器与穴位皮肤的距离一般为10~15厘米,时间及功率依病情而定。若选用膝关节、肩关节周围的腧穴,可用马鞍形辐射器进行辐射治疗。

在胸腹部或背腰部的穴位治疗时,令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可选圆形或长形辐射器,辐射器与皮肤的距离为10~15厘米。功率,胸腹部为60~100瓦,腰背部为80~120瓦,时间为5~10分钟。

应用颈项部的腧穴时,病人可取坐位,用圆形或聚焦辐射器,辐射器与皮肤相距为10~15厘米,功率为20~40瓦,时间为8~10分钟。

对耳穴进行辐射时,病人取坐位,选用圆形或聚焦辐射器,辐射器与皮肤相距5厘米左右,功率为8~10瓦,时间为5~10分钟。

关于辐射器的治疗剂量,应根据病情而定,临床一般的规律是病情越急,剂量宜越小;病情慢性的,剂量可较大些。所谓剂量的大小,要参照病人主观感觉和仪器的输出功率而定。治疗时间,一般病人可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病情好转后,可隔日1次或每周两次。急性病3~6次为一疗程,慢性病10~20次为一疗程。

二、微波针疗仪使用方法

(一)检查微波针疗仪的微波输出旋钮,应在零输出位置,各输出微波的分路开关应处在断开位置。

(二)接通微波针疗仪的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后预热仪器3分钟。

(三)在所选穴位上,根据毫针操作法,将针刺入,运用一定手法,使之得气。

(四)接好微波针疗仪输出电缆线,将微波辐射器中心孔套入毫针柄上,微波辐射器上的螺旋形弹簧按压在毫针的周围,并用仪器附带的万向支架将微波辐射器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如用微波鍉针,则将带有鍉针的微波辐射器按压在所需治疗的穴位上,其他操作方法同上。

(五)接通微波输出分路开关,使微波怀向毫针或鍉针,然后缓慢调节微波输出旋钮,调到患者有舒适的温热感及酸胀感,但不可有刺痛感。微波治疗过程中也会产生上述感觉,并有可能测经络循行部位放射,均属正常现象。

(六)仪据病情,应先将微波输出旋钮退回到零位置,然后关闭微波输出分路开关,再从毫针上取下辐射器,起出毫针,最后关闭微波针疗仪的电源开关。

(七)治疗之后,针刺过的穴位周围皮肤会出现红晕或式红斑,针感可保留2~3小时,甚至1~2天,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七、注意事项

一、微波治疗仪须防潮、防震、防尘,使用时须防高温过热。

二、治疗区域及其附近不应有金属物品,否则容易引起灼伤。体内有金属固定钉、金属片而又需要治疗时,只能用很小的剂量。

三、治疗前病人应脱去手表,治疗部位的皮肤宜干燥,局部若有油膏性药物或湿敷料等应除去,同时应询问及检查病人知觉,对温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审,剂量宜偏小。

四、治疗时,微波针疗仪的螺旋弹簧不要与毫针相碰,以免输出短路而损坏仪器。调节微波针感强度宜特别谨慎,以取得最佳得气感即胀重、酸麻、发热等感觉即可。有时温热感稍强,虽病人仍感舒适,但过后易起泡。

五、用微波辐射器对头面部腧穴进行辐射治疗时,为了防止散射微波对眼的影响,应让病人戴上防护眼镜。一般而言,微波辐射器或微波针疗仪应尽量避免在脑、眼及睾丸附过的穴位使用。如必须治疗眼部时,宜用直径为8厘米的圆柱形辐射器,距离5厘米,功率不宜大于15瓦,时间不可超过10分钟。

六、局部有严重器质性、缺血性血管病时,过强的温热不但不会改善其血液循环,且常因温度升高反而加剧局部缺氧,在这种情况下,不可用大剂量微波辐射,而宜从小剂量开始。患有活动性肺结核、高热、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晚期高血压、心功能衰竭、骨折及不能明确表达微波针感的患者及儿童,均不宜用穴位微波疗法治疗。孕妇忌用。

七、长期受到微波辐射,对人体会有一定危害,微波治疗仪可能会泄漏出少量的微波向周围空间辐射。因此工作人员可采用屏蔽衣或操作完毕后远离仪器2~3米,以减少微波辐射的对其造成损伤。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