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針灸發展史 » 針灸醫家 » 隋唐 » 孫思邈
【內容】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氏七歲就學,日誦千言。自幼多病,屢造醫門,青年時代即愛好醫學。他對陰陽、推步、醫藥無不精通。成年以後隱居太白山,隋文帝時欲召為國子博士,唐太宗(初)欲授其官(顯慶中),唐高宗拜其為諫議大夫,均辭而不受。他系統地繼承了《內經》、《傷寒論》、《甲乙經》等書和阮河南、范東陽、甄權、孟詵等各家之長,并收集整理了流傳在民間的大量單、秘、驗方,汲取了印度等外國的醫學、醫藥知識,在此基礎上分門別類,繩之以理論,證之以經驗,著《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以前醫方之大成,主張和倡導針藥兼用、針灸并重,并著彩色《明堂經圖》,使當時醫者能「依圖知穴,按經識分」,糾正了舊明堂圖「年代久遠,傳寫錯誤」的地方。孫氏具有豐富的針灸臨床經驗,創奇穴和阿是穴,制訂孔穴主對法,強調針灸藥協同治療等,推動了唐代針灸治療學的發展。

上一節 秦鳴鶴
王冰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