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除痰之剂 » 二陈汤
【內容】

湿痰,局方

【主治】

治一切痰饮为病,欬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1)

  1. 脾虚不能健运,则生痰饮,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水湿其本也。得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在肺则欬,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

【组成】

半夏 姜制二钱  陈皮 去白  茯苓 一钱  甘草 五分
加姜煎(1)

  1. 姜能制半夏之毒,陈皮半夏贵其陈久,则无燥散之患,故名二陈。

【加减】

治痰通用二陈。

  1. 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
  2. 寒痰加半夏、姜汁。
  3. 火痰加石膏、青黛。
  4. 溼痰加苍术、白术。
  5. 燥痰加栝蒌、杏仁。
  6. 食痰加山查、麦芽、神曲。
  7. 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 气痰加香附、枳壳。
  9. 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
  10. 四肢痰加竹沥。

【方义】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故以橘红利气,痰由溼生,溼去则痰消,故以茯苓渗溼为臣,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也。

【方论】

  1. 经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贝母栝蒌。
  2. 吴鹤皋曰:渴而喜饮水者易之,渴而不能饮水者,虽渴犹宜半夏也。此湿为本,热为标,湿极而兼胜已之化,非真象也。
  3. 按:贝母寒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主脾家湿痰,虽俱化痰,而寒温燥润各异,脱或误施,贻害匪浅,用者宜审之,有血不足,阴火上逆,肺家受伤,肃清之令不得下行,由是津液浑浊,生痰不生血者,名燥痰,当用润剂,如地黄门冬枸杞之类,滋阴降火,而痰自清,若投二陈,立见危殆,有痰饮流入四肢,肩背酸痛,手足罢软,误以为风,则非其治,宜导痰汤,加木香姜黄,大凡痰饮变生诸证,当以治饮为先,饮消则诸证自愈,如头风眉棱骨痛,投以风药不效,投以痰药见功,又如眼赤羞明,与之凉药不愈,投以痰剂获愈,凡此之类,不一而足,有人坐处吐痰满地,不甚稠粘,只是沫多,此气虚不能摄涎,不可用利药,宜六君子加益智仁一钱以摄之。

【附方】

  1. 本方加人参白术,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
  2. 本方去茯苓甘草,名陈皮半夏汤,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汤。
  3. 本方去陈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汤,再加生姜,名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并治水气呕恶。
  4. 本方加黄芩,名茯苓半夏汤,〔宣明〕治热痰。
  5. 本方加黄连栀子生姜,名二陈加栀连生姜汤,治膈上热痰,令人呕吐,去生姜,治嘈杂。
  6. 本方加砂仁枳壳,名砂枳二陈汤,行痰利气。
  7. 本方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治顽痰胶固,非二陈所能除者,〔加胆星以助半夏,加枳实以成冲墙倒壁之功。〕再加菖蒲治惊悸健忘,怔忡不寐,导痰汤加木香香附,名顺气导痰汤,治痰结胸满,喘欬上气。
  8. 本方加枳实、栝蒌、菔子、山查、神曲、治食积痰嗽发热。
  9. 本方加苍术、枳壳、片子姜黄、名加味二陈汤,〔仁斋〕治痰攻眼肿,并酒家手臂重痛麻木。
  10. 本方除甘草,加干姜姜汁糊丸,名温中化痰丸,〔宝鉴〕治胸膈寒痰不快。
  11. 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黄连、曲糊丸、姜汤下、名三圣丸,治痰火嘈杂,心悬如饥,单用陈皮生姜,名橘皮汤,〔金匮〕治干呕哕,及手足厥者,单用半夏姜汁,名生姜半夏汤,〔金匮〕治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愦然无奈者。
  12. 本方半夏醋煮,除陈皮姜汁丸,名消暑丸。〔见暑门〕

上一節 除痰之剂
润下丸 下一節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