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雜篇 » 庚桑楚第二十三
【內容】

老聃之役(1),有庚桑楚者(2),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之山(3)。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4),擁腫之與居(5),鞅掌之為使(6)。居三年,畏壘大壤(7)。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子之始來,吾洒然異之(8)。今吾日計之而不足(9),歲計之而有餘(10)。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11)」庚桑子聞之,南面而不釋然(12)。弟子異之。庚桑子曰:「弟子何異於予?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13)。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14)。吾聞至人尸居環堵之室(15),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16)。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閒,我其杓之人邪(17)?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18)」弟子曰:「不然。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怅為之制(19);步仞之丘陵,巨獸無所隱其軀,而键狐為之祥(20)。且夫尊賢授能,先善與利(21),自古堯、舜以然(22),而況畏壘之民乎?夫子亦聽矣!」庚桑子曰:「小子來!夫函車之獸(23),介而離山(24),則不免於罔罟之患;吞舟之魚,碭而失水(25),則蟻能苦之。故鳥獸不厭高,魚鱉不厭深(26)。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27)。且夫二子者(28),又何足以稱揚哉!是其於辯也(29),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30)。簡髮而櫛(31),數米而炊(32),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舉賢則民相軋(33),任知則民相盜(34)。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35),正晝為盜,日中穴阫(36)。吾語女: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37)」南榮趎蹴然正坐曰(38):「若趎之年者已長矣,將惡乎託業以及此言邪?(39)」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40),無使汝思慮營營。若此三年,則可以及此言矣。」南榮趎曰:「目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盲者不能自見;耳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聾者不能自聞;心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狂者不能自得(41)。形之與形亦辟矣(42),而物或閒之邪(43),欲相求而不能相得(44)?今謂趎曰:『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慮營營。』趎勉聞道達耳矣。(45)」庚桑子曰:「辭盡矣。曰(46):『奔蜂不能化藿蠋(47),越雞不能伏鵠卵,魯雞固能矣。』(48)雞之與雞,其德非不同也,有能有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見老子?」南榮趎贏糧,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49)。老子曰:「子自楚之所來乎?」南榮趎曰:「唯。」老子曰:「子何與人偕來之眾也?」南榮趎懼然顧其後(50)。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謂乎?」南榮趎俯而慚,仰而歎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問。」老子曰:「何謂也?」南榮趎曰;「不知乎?人謂我朱愚(51)。知乎?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已。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願因楚而問之。」老子曰:「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52),今汝又言而信之(53)。若規規然若喪父母(54),揭竿而求諸海也(55)。女亡人哉(56)!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57)」南榮趎請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惡(58),十日自愁(59),復見老子。老子曰:「汝自洒濯(60),熟哉鬱鬱乎(61)!然而其中津津乎猶有惡也(62)。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63)。外、內韄者,道德不能持(64),而況放道而行者乎!(65)」南榮趎曰:「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猶未病也(66)。若趎之聞大道,譬猶飲藥以加病也,趎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67)」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68)?能勿失乎(69)?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70)?能止乎(71)?能已乎(72)?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73)?能翛然乎(74)?能侗然乎(75)?能兒子乎(76)?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77);終日握而手不颗,共其德也(78);終日視而目不瞚(79),偏不在外也(80)。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81)。是衛生之經已。」南榮趎曰:「然則是至人之德已乎?(82)」曰:「非也。是乃所謂冰解凍釋者能乎(83)?夫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84),不以人物利害相攖(85),不相與為怪(86),不相與為謀(87),不相與為事(88),翛然而往,侗然而來(89)。是謂衛生之經已。」曰:「然則是至乎?(90)」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兒子乎?』兒子動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矣(91)。若是者,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人災也?(92)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93)。發乎天光者,人見其人(94)。人有修者,乃今有恆(95);有恆者,人舍之,天助之(96)。人之所舍,謂之天民(97);天之所助,謂之天子。

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98)。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99)。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100)

備物以將形(101),藏不虞以生心(102),敬中以達彼(103),若是而萬惡至者(104),皆天也,而非人也(105),不足以滑成(106),不可內於靈臺(107)。靈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108)。不見其誠己而發,每發而不當(109),業入而不舍,每更為失(110)

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幽閒之中者,鬼得而誅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後能獨行(111)

券內者行乎無名(112),券外者志乎期費(113)。行乎無名者,唯庸有光(114);志乎期費者,唯賈人也(115),人見其跂,猶之魁然(116)

與物窮者,物入焉(117);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118)!不能容人者無親,無親者盡人(119)。兵莫憯於志,鏌鋣為下(120);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121)。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也(122)

道通,其分也(123),其成也毀也(124)。所惡乎分者,其分也以備(125);所以惡乎備者,其有以備(126)。故出而不反,見其鬼(127);出而得,是謂得死(128)。滅而有實,鬼之一也(129)。以有形者象無形者而定矣(130)

出無本(131),入無竅(132)。有實而無乎處(133),有長而無乎本剽(134),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135);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136)。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137),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138)。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139)。有不能以有為有(140),必出乎無有(141),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142)。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143),將以生為喪也,以死為反也(144),是以分已(145)。其次曰始無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孰知有無死生之一守者,吾與之為友(146)。是三者雖異(147),公族也(148),昭、景也,著戴也(149),甲氏也,著封也(150)。非一也(151)

有生,黬也(152),披然曰移是(153)。嘗言移是(154),非所言也(155)。雖然,不可知者也(156)。臘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157);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焉(158),為是舉移是。請嘗言移是(159)。是以生為本,以知為師(160),因以乘是非(161);果有名實,因以己為質;使人以己為節,因以死償節(162)。若然者,以用為知,以不用為愚,以徹為名,以窮為辱(163)。移是,今之人也(164),是蜩與學鳩同於同也(165)

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166),兄則以嫗(167),大親則已矣(168)。故曰:至禮有不人(169),至義不物(170),至知不謀(171),至仁無親(172),至信辟金(173)

徹志之勃(174),解心之繆(175),去德之累,達道之塞(176)。富、貴、顯、嚴、名、利六者(177),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繆心也(178);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179)。此四六者不盪胸中則正(180),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者,德之欽也(181);生者,德之光也(182);性者,生之質也(183)。性之動謂之為(184),為之偽謂之失(185)

知者,接也(186);知者,謨也(187);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188)

動以不得已之謂德(189),動無非我之謂治(190),名相反而實相順也(191)

羿工乎中微而拙於使人無己譽(192),聖人工乎天而拙乎人(193)。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194)。唯蟲能蟲,唯蟲能天(195)。全人惡天,惡人之天,而況吾天乎人乎(196)

一雀適羿(197),羿必得之,威也(198);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199)。是故湯以胞人籠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籠百里奚(200)。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

介者拸畫,外非譽也(201);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202)。夫復謵不餽而忘人(203),忘人,因以為天人矣(204)。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205)。出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206);出為無為,則為出於無為矣(207)。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208),有為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209),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210)

  1. 司馬云:「役,學徒、弟子。」
  2. 俞云:「列子仲尼篇『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張湛注:『音庚桑。』賈逵姓氏英覽云:『吳郡有庚桑姓,稱為七族。』然則庚桑子吳人與?」
  3. 李云:「畏壘,山名也。或云在魯,又云在梁州。」
  4. 其地之人敬愛庚桑,願為臣妾。然其中有畫然好明察為知者,有挈然自標舉為仁者,庚桑皆遠去之。
  5. 司馬云:「擁腫,醜貌。」
  6. 鞅掌,勞苦奔走之人。
  7. 釋文:「壤,本亦作穰。廣雅:『豐也。』」盧云:「列子天瑞篇亦以壤為穰。」
  8. 崔、李云:「洒然,驚貌。」
  9. 向云:「無旦夕小利也。」
  10. 向云:「順時而大穰也。」
  11. 尸,主也。言欲奉以為君。
  12. 語又見齊物論。
  13. 俞云:「得字疑涉下文而衍。易說卦:『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疏:『正秋而萬物皆說成也。』即本此文。正秋而萬寶成,文義已足,不必加得字。」
  14. 釋文「天」作「大」。案:時與道為運行,有得而不覺也。
  15. 宣云:「隱居不耀。」
  16. 宣云:「如相忘於天地。」
  17. 郭云:「不欲為物標杓。」
  18. 成云:「老子云:『功成弗居,長而不宰。』楚既虔稟師訓,畏壘反此,故不釋然。」
  19. 成云:「八尺曰尋,倍尋曰常。鯢,小魚。」釋文:「制,折也。謂小魚得曲折也」案:「制」「折」古通用字。
  20. 釋文:「六尺為步,七尺曰仞。廣一步,高一仞也。崔云:『祥,善也。蠱狐以小丘為善也。』」
  21. 利祿先與善人。
  22. 以、已同。
  23. 李云:「函獸,大容車。」
  24. 俞云:「方言:『獸無偶曰介。』」
  25. 釋文:「碭,徒浪反。謂碭溢而失水也。」
  26. 郭云:「去利遠害乃全。」
  27. 與物同。
  28. 謂上堯、舜。
  29. 宣云:「凡事分辯,如尊賢授能,先善與利之為。」
  30. 郭云:「將令後世妄行穿鑿而殖穢亂也。」
  31. 成云:「簡,擇。」
  32. 言其瑣屑。
  33. 軋,相傾也。
  34. 宣云:「盜,詐也。」
  35. 釋文:「殺音試,本又作弒。」
  36. 釋文:「向音裴,云:『阫,牆也。言無所畏忌。』」
  37. 語又見徐無鬼篇。
  38. 釋文:「趎,昌于反,向音疇。李云:『庚桑弟子。』人表作疇,淮南作幬。」盧云:「今淮南作疇。」
  39. 惡音烏。成云:「憑(「憑」原誤「惡」,據成疏改。)託何學,方逮斯言?」
  40. 俞云:「釋名:『抱,保也,相親保也。』是抱、保義通。抱汝生,即保汝生也。」
  41. 形同用異。
  42. 郭嵩燾云:「禮記大學注:『辟猶喻也。』言形之與形易喻也。」案:言我形之與人形亦易喻矣。
  43. 宣云:「物,物欲。」
  44. 常有不能相喻者,故疑或閒隔之。
  45. 釋文:「崔、向云:『僅達於耳,未徹入於心也。』」
  46. 引古語。
  47. 司馬云:「奔蜂,小蜂也。一云土蜂。藿蠋,豆藿中大青蟲也。」成云:「細腰土蜂,能化桑蟲為己子,而藿蠋不能化也。」
  48. 釋文:「向云:『越雞,小雞。或云荊雞。魯雞,大雞也,今蜀雞。』鵠,本亦作鶴,同。」
  49. 釋文:「方言:『贏,儋也。齊、楚、陳、宋之間謂之贏。』」
  50. 懼然,猶瞿然。
  51. 郭嵩燾云:「左襄四年傳杜注:『短小曰朱儒。』朱愚,蓋智術短小之謂。」蘇輿云:「案朱愚猶顓愚。朱、顓雙聲字。」
  52. 已得汝心。
  53. 知吾言驗。
  54. 李云:「規規,細小貌。」
  55. 向云:「言以短小之物,欲測深大之域。」
  56. 宣云:「如流亡之人。」
  57. 宣云:「失其所歸。」
  58. 宣云:「召清虛,去物欲。」
  59. 宣云:「未即能之,故復愁。」
  60. 盪滌。
  61. 宣云:「如熟物之氣蒸鬱於中。」
  62. 宣云:「所惡猶未盡去。」
  63. 釋文:「韄音獲。李云:『韄,縛也。』向云:『揵,閉也。』」案:此言外韄者,耳目為物所縛,不可以其繁擾而捉搤之,將必內閉其心,以息耳目之紛。內韄者,心思為欲所縛,不可以其繆亂而捉搤之,將必外閉其耳目,以絕心思之緣。
  64. 若外、內物欲膠縛者,雖有道德,不能扶持。
  65. 向云:「放,依也。」
  66. 問病者,即病病者也。
  67. 經,常也。宣云:「且求全生自養而已。」
  68. 成云:「守真不二也。」
  69. 成云:「還自得也。」
  70. 王念孫云:「『吉凶』,當為『凶吉』。一、失、吉為韻。管子心術篇:『能專乎?能一乎?能無卜筮而知凶吉乎?』是其證。(內業篇「凶吉」亦誤為「吉凶」,惟心術篇不誤。)」
  71. 成云:「不逐分外。」
  72. 成云:「已過不追。」
  73. 成云:「舍棄效彼之心,追求己身之道。」
  74. 成云:「往來無係止。」
  75. 宣云:「無知。」
  76. 宣云:「元氣自然。」
  77. 釋文:「嗥,本又作號。司馬云:『嗌,咽。』嗄,於邁反。本又作嚘,徐音憂。司馬云:『楚人謂虏極無聲曰嗄。』」俞云:「作嚘是也。老子『終日號而不嗄』,傅奕本作●,即嚘之異文。揚子太玄經夷次三曰『柔,嬰兒於號,三日不嚘』,二宋、陸、王本同。蓋以嚘與柔為韻,可知揚所見老、莊皆作嚘也。」
  78. 釋文:「廣雅云:『颗,捉也。』」宣云:「共同拱。」案:赤子終日捲握,而不必捉物,以拱握其手乃德性固然也。
  79. 釋文:「瞚,字又作瞬,同,音舜,動也。」
  80. 宣云:「無所偏向於外,視猶不視。」
  81. 與物順行,而同其波蕩。以上皆就赤子言。
  82. 問此即至人之德否?
  83. 者猶之。言是特所謂解釋胸中凝滯之能乎?
  84. 俞云:「徐無鬼篇曰『吾與之邀樂於天,吾與之邀食於地』,與此文異義同。交即邀也。古字止作徼。左文二年傳『寡君願徼福於周公、魯公』,與此『邀食』『邀樂』語意相似。作邀者,後起字;作交者,假借字。詩桑扈『匪交匪傲』,漢書五行志作『匪徼匪傲』,即其例矣。」
  85. 釋文:「廣雅云:『攖,亂也。』」
  86. 不立異。
  87. 不苟同。
  88. 不輕交接。
  89. 解具上。
  90. 已造極乎?
  91. 二語見齊物論。又見徐無鬼、知北遊二篇,「木」作「骸」。
  92. 釋文:「惡音烏。」郭云:「禍福生於失得,人災由於愛惡。」宣云:「答以未也,而告之無進詞。蓋至道不外上所云,但有心以此為至,即非道矣,老子所以奪之。」
  93. 郭云:「德宇泰然而定,則其所發者天光耳,非人耀。」
  94. 宣云:「自人視之,亦人耳。」
  95. 宣云:「修,即泰定。恆,純常也。」
  96. 人來依止,天亦佑助。
  97. 無位而尊。
  98. 宣云:「三者皆不知止。」
  99. 成云:「所不能知者,不強知之,此學之至妙。」
  100. 成云:「若不以分內為是者,斯敗(「敗」原誤「貶」,據成疏改。)自然之性。」
  101. 具眾理以順形。
  102. 宣云:「退藏不思慮之地,以活其心。」
  103. 敬慎其內智,以達於外。
  104. 宣云:「謂災患。」成云:「若文王之拘羑里,孔子之厄匡人。」
  105. 宣云:「非我致之。」
  106. 不足以亂我之大成。
  107. 不可令人而擾吾之心。郭云:「靈臺,心也。」
  108. 心不可動於物,貴能持之,但當自然而持,而不可有意執持之也。
  109. 未見其誠身而妄發,雖發必不當。
  110. 成云:「業,事也。」案:外事入擾於心而不舍去,雖更變而亦失。姚云:「上己,此也。不見其誠,則皆妄心耳,如此而發,固無當處,若能入矣,而不能久居,反更易為失,是知及而仁不能守者也。」於義亦通。
  111. 郭云:「幽顯無愧於心,故獨行而不懼。」
  112. 宣云:「券,契也。得契合乎內。」成云:「無名,道也。履道者,雖行而無名跡。」
  113. 俞云:「荀子書每用綦字。王霸篇楊注:『綦,極也。』亦或作期。期費,猶言極費。費謂財用。」案:券外者志乎期費,言契合乎外者,志欲窮極其財用也。
  114. 平常而有光輝。
  115. 與賈人何異?
  116. 人見其跂想分外,比之於市魁然。
  117. 郭注:「窮,謂終始。」宣云:「我與物相終始,則物亦來就。」
  118. 俞云:「且,苟且也。詩東門之枌『穀旦于差』,韓詩旦作且,云:『苟且也。』是重言為苟且,單言為且。上文『終始』,是窮極之義,苟且與窮極義正相反。」
  119. 郭云:「盡是他人。」
  120. 說文:「慘,毒也。」字或作「㦧」。慘毒莫甚於心,而兵次之。
  121. 成云:「寇,敵也。」
  122. 郭云:「心使氣,則陰陽徵(俗作「癥」。)結於五藏。」
  123. 宣云:「凡分必有畛域。道無畛域,故通乎其所分也。」
  124. 此有所成,則彼有所毀,故道無成毀之分。
  125. 分皆求備,故惡分。
  126. 其備有者,仍求備不已,故惡備。
  127. 情識外馳而不知反,止見其為鬼耳。
  128. 外馳而遂有得,彼自以為得也,不知是得死耳。
  129. 其性既滅,雖有形骸之實,自謂生存,吾以為鬼之一也。
  130. 人有形質,當作無形質觀,則天君泰定矣。
  131. 道之流行無本根。
  132. 道之斂藏無竅隙。
  133. 道有實在,而不見其處所。
  134. 釋文:「剽,本亦作摽。崔云:『末也。』」案:木枝之遠揚者謂之標,故以訓末。言道之源流甚長,而不見其本末。
  135. 有所出而無竅隙者,自非無實;雖有實而終無處所者,處乎四方上下之宇也。
  136. 雖有長而不見本末者,以古往今來之宙為之本末也。
  137. 人物有生死,陰陽有出入。
  138. 郭云:「天門者,萬物之都名。謂之天門,猶言眾妙之門。」
  139. 郭云:「以無為門。」
  140. 有之未生,非有之所能有。
  141. 無能生有。
  142. 宣云:「並『無有』二字亦無之,乃眾妙所在也,故聖人藏焉。」
  143. 以上又見齊物論篇。
  144. 成云:「俗人以生為得,以死為喪。今欲反於迷精,故以生為喪,以其無也,以死為反,反於空寂。雖未盡於眾妙,猶可齊於死生。」
  145. 以同已。郭云:「雖欲均之,然已分矣。」成云:「猶見生死之異。」
  146. 言又次一等人,亦知有無生死之為一,而守之不疑,孰能知此理者,吾亦與為友。
  147. 郭云:「或有而無之,或有而一之,或分而齊之,故謂三也。此三者,雖盡與不盡,俱能無是非於胸中。」
  148. 楚公族未受姓,如王子、王孫。
  149. 宣云:「此二族,著其所戴之先人為氏。」
  150. 「甲」,「中」之誤,宣改,今從之。云此一族是著其所封之邑為氏。
  151. 亦如上三者同一原也。
  152. 釋文:「徐於減反。字林云:『釜底黑也。』宣云:「有生皆出於闇穆,如釜底一抹皆黑,無彼此分別也。」
  153. 今忽然披曉於人曰「汝當移而從是」,此由我而生是非也。
  154. 試言之。
  155. 宣云:「本不足言。」
  156. 然世人亦不知此也。
  157. 成云:「臘,大祭。膍,牛百葉。胲,備也,亦言是牛蹄也。臘祭之時,牲牢甚備,至於四肢五藏,並皆陳設。祭事既訖,方復散之,則以散為可;若其祭未了,則不合散,又以散為不可。」
  158. 釋文:「司馬、郭云:『偃,屏側也。』」桂馥云:「屏當為庰。急就篇『庰廁清圂糞土壤』,顏注:『庰,僻偃之名也。』」郭慶藩云:「偃當作匽。周禮宮人『為其井匽』,鄭司農云:『匽,路廁也。』燕策『宋王鑄諸侯之象,使侍屏匽』,屏匽即庰廁也。」
  159. 微物之散否有時,一室之觀覽必悉,為此而舉及移是,則請試言移是。
  160. 此以我之生為根本,以我之心知為師。
  161. 因此相乘而起是非。
  162. 郭云:「質,主也。」案:果有名實可爭,因以己身為主,使人皆從己以為節義,因共以死守之,所謂「殺身以成名」也。
  163. 若然者,非特死生我不自主,即知愚榮辱亦皆不自主。其舉而用,則我是賢知也;棄而不用,則我是庸愚也;徹而上達,則我為榮名也;窮而在下,則我為恥辱也。
  164. 惟以權力移,此今之人也。
  165. 逍遙遊篇言蜩與鷽鳩笑大鵬,是二蟲同一無知也。今人如此,不與二蟲等誚乎!
  166. 釋文:「蹍,女展反。廣雅云:『履也。』」宣云:「辭謝以放肆自引罪。」
  167. 宣云:「蹍兄足則不必辭謝引罪,但煦嫗憐之而已。」
  168. 成云:「若父蹋子足,則閔然而已,不復詞費。」宣云:「可知道以相忘為至也。」
  169. 郭云:「視人若己。」
  170. 郭云:「若得其宜,則物皆我也。」
  171. 成云:「率性而照。」
  172. 郭云:「辟之五藏,未曾相親而仁已至矣。」
  173. 宣云:「不須以金為質。」
  174. 宣云:「徹,毀。勃,亂也。」
  175. 成云:「繆,繫縛也。」
  176. 達,通也。
  177. 嚴,威。
  178. 容貌、動作、顏色、詞理、氣息、情意也。
  179. 知音智。
  180. 郭云:「盪,動也。」
  181. 道無可見,見其德之流行,則共仰為有道之人,故曰道者德之欽。
  182. 成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故生化萬物者,盛德之光華也。」
  183. 成云:「質,本也。自然之性,是稟生之本。」
  184. 郭云:「以性自動,故稱為耳,此乃真為,非有為也。」
  185. 成云:「感物而動,性之欲。偽情,分外有為,謂之喪道。」
  186. 接物而知之,謂之知。
  187. 知音智。謨,謀也。見事而慮之,故因謨見智。
  188. 雖智者有所不知,如目斜視一方,故不能遍,是以用智而偏,不如寂照。
  189. 迫而後動,乃見盛德。
  190. 舍我逐物則亂,反是則治。
  191. 騖名則偽而亂,終至相反;求實則真而治,終無不順。
  192. 中微則人譽己,是工拙常相因也。惟大道能無名。
  193. 郭云:「任其自然,天也;有心為之,人也。」
  194. 釋文:「俍音良。」成云:「俍,善也。全人,神人也。」案:聖人謂堯、舜以下,全人謂伏羲以上。
  195. 成云:「鳥飛獸走,能蟲也,蛛網蜣丸,能天也,皆稟之造物,豈仿效之所能致!」案:言蟲之能亦不齊。
  196. 人言全人惡天,非惡天也,特惡人之天耳,謂己不順性而偽為也。若直以人為天,而使天下皆從己,則更非矣。
  197. 適,遇也。
  198. 成云:「所獲者少,所逃者多。以威御世,其義亦爾。」
  199. 成云:「大道曠蕩,無不制圍,故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逃處。是知以威取物,深乖大造。」
  200. 胞同庖。伊尹以割烹要湯;百里奚自鬻於秦養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二事皆孟子所斥。
  201. 郭云:「介,刖也。」崔云:「拸畫,不拘法度也。」俞云:「漢書司馬相如傳注:『痑,自放縱也。』與此拸字義同。穀梁桓六年傳『以其畫我』,公羊傳作『化我』,何注:『行過無禮謂之化。』畫義蓋同。人既刖足,不自顧惜,非譽皆所不計,故不拘法度。」
  202. 胥靡,役作之人。傅說胥靡是也。
  203. 釋文:「餽,元嘉本作愧。」郭嵩燾云:「說文:『讋,失氣言也。』『謵,言謵讋(「謵讋」原誤「讋謵」,據說文乙正。)也。』復謵,謂人語言慴伏以下我。以物與人曰餽,以言語餉人亦曰餽。不餽,謂不報謝。外非譽,遺死生,忘己者也;復謵不餽,忘人者也。」案:復謵不餽,諸解皆非,郭說為近,下文所謂「敬之而不喜」也。此處疑有奪文,不敢強說。
  204. 能忘人,即可以為天人,以其近自然也。
  205. 成云:「忘其逆順。」
  206. 出於人所怒之事,而我不怒,則有時而怒,仍自不怒出。此孟子所謂「文王一怒」、「武王一怒」也。
  207. 出於人所為之地,而我不為,則有時而為,仍自無為出。中庸所謂「無為而成」,孔子所謂「無為而治」也。
  208. 郭云:「平氣則靜理足,順心則神功至。」
  209. 郭云:「緣於不得已,則所為皆當。」成云:「不得止者,感而後應,分內之事也。」
  210. 郭云:「聖人以斯為道,豈求無為於恍惚之外哉!」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