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类别 交会穴: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bubble_chart 释名
耳司听,宫居中。穴位于耳屏前中央,故名。
bubble_chart 位置
_cn.webp)
听宫穴位 (改編自《经络与穴道》)
在面部,耳屏(耳珠)中央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 针灸甲乙经:“在耳中珠子…”;
- 难经丁德用注:“在耳内珠子上是也”;
- 医学入门:“在耳前珠子旁”;
- 针灸集成:“耳前肉峰内面”。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颞筋膜。(深层为外耳道外侧的软骨部)
- 神经:面神经、耳颞神经。
- 血管:浅颞动、静脉分支。
bubble_chart 操作
微张口使下颌小头前移,避开血管,直刺或稍向下方斜刺0.5~1.5寸。如以85°角向前下方(对侧咬肌)深刺2.5寸,可越过下颌小头后缘及茎突前方,而达咽后壁与第1~2颈椎椎体前缘之间。禁直接灸。艾条温灸10~15分钟。
bubble_chart 功效
宣耳窍、宁神志。
- 古典:癫狂痫、惊、耳聋、耳鸣、耳痒、瞤耳、耳出清汁、齿痛、心腹满、臂痛、瘛疭、眩仆、喑不能言。
- 现代:聋哑、眩晕(美尼尔氏徵)、中耳炎、外耳道炎、面神经麻痺、下颌关节炎。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