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用量】
【功效】
調理寒熱、和胃降逆。
【主治】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胸中煩悶、或腸鳴泄瀉、舌苔白膩、脈弦。
【方義】
本方適用於胸中有熱、胃中有寒、陰陽不調、升降失司、上下不和之證。方中黃連苦寒,上清胸膈之熱;乾薑、桂枝辛溫,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開苦降,寒熱並用,上下並治,以復中焦升降之職;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參、甘草、大棗益氣和胃。諸藥合用,能使寒散熱消,中焦得和,陰陽升降復常,則諸症自癒。
【辨證要點】
- 胸中煩熱。
- 腹中冷痛。
- 嘔吐下利腸鳴。
- 苔白膩。
- 脈弦。
【加減】
- 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加柴胡、黃芩、生薑。
- 寒輕熱重:加黃芩。
- 乾嘔胸熱甚:加生薑、黃連、竹茹。
- 胃氣虛弱:加甘草。
- 便秘:加大黃。
- 水瀉下利:加茯苓。
- 胃寒腹痛:加枳實,白朮。
- 嘔吐瀉痢:加白芍、木香。
【現代應用】
本方健胃,抑菌消炎,增強免疫力。用於急慢性胃腸炎、慢性胃炎、慢性痢疾、慢性膽囊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功能性消化不良、霍亂吐瀉腹痛、口內炎等屬寒熱夾雜、升降失常、上熱下寒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