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急性支氣管炎
別名acute bronchitis
【概述】

急性支氣管炎(acute bronchitis)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為某些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感、白喉等的常見併發症。亦常為肺炎的早期表現。

【病因學】

凡能引起上感的病毒和細菌皆可引起支氣管炎。但多數是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所致。因此,頗為常見的是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較常見的致病細菌是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桿菌等。

【臨床表現】

  1. 症狀起病可急可緩,發熱和咳嗽為主要症狀。熱型不定,但多為低熱。嬰幼兒或體弱兒可有高熱。咳嗽起初為刺激性乾咳,以後隨分泌物增多而咳有痰聲,痰由粘液性變為粘液膿性。嬰幼兒常於晨間或興奮時咳嗽加劇,偶有百日咳樣陣咳。還可出現精神不振、呼吸急促、嘔吐、腹瀉等症狀。年長兒可有頭痛、胸痛、全身不適、疲乏無力等症狀。
  2. 體徵隨病程的不同而各異。可見咽部充血,呼吸稍增快,肺部聽診呼吸音粗糙,有時可聽到少許乾囉音或較粗的濕囉音。囉音的特點是多變,常在體位改變或咳嗽後減少甚至消失。
另外,在嬰幼兒時期有一種特殊類型的支氣管炎,稱為哮喘性(或稱喘息性)支氣管炎。其病因可能為患兒對感染過敏而引起支氣管痙攣。多見於2歲以下有濕疹或其他過敏史的虛胖小兒。患兒除有上述一般支氣管炎的症狀外,還伴有類似哮喘症狀。肺部聽診以哮鳴音為主,亦可聞及濕性囉音,叩診呈鼓音。本病有反覆發作的傾向,且常因繼發細菌感染而發展為支氣管肺炎。多數於學齡期自愈,少數可發展為支氣管哮喘。

【輔助檢查】

胸部X線檢查多無異常改變或有肺門陰影增深,肺紋理增粗。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周圍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高。由細菌引起者或合併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均見增高。

【治療措施】

一般同上感。另酌情加用

  1. 控制感染:對細菌感染的患兒可選用廣譜抗生素。
  2. 祛痰:輕微咳嗽不給止咳藥,以免抑制其自然排痰。咳重而痰液粘稠者,可用霧化或蒸氣吸入,亦可選用10%氯化銨或吐根糖漿及中藥定喘湯、射干麻黃湯等。
  3. 止喘:有哮喘症狀者可口服氨茶鹼,伴有煩躁不安者可與苯海拉明或鎮靜劑合用。對病情較重的哮喘性支氣管炎可口服強的松或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靜脈點滴。
  4. 氣管炎疫苗:對反覆發作者可預防復發。在不發作時開始注射,每日1次,第1次0.1ml,若無不良反應,以後每次遞加0.1ml,至每次0.5ml為最大量,10次為一療程,效果顯著者可連用幾個療程。

【鑑別】

重症支氣管炎與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的早期難以鑒別。似此均應按肺炎處理。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