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块根。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湖南等地。夏、秋季采挖,晒干。生用或制后用。
【性味歸經】
辛、苦,温,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煎服,3~9g。若作散剂或酒剂,应减为1~2g,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外用适量。一般制后用,生品内服宜慎。
孕妇忌用。反半夏、栝蒌、贝母、白芨、白蔹。不宜久服,生品只供外用。
川乌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是乌头碱、异乌头碱、次乌头碱、素馨乌头碱等。乌头有镇痛、镇静、局部麻痹等作用。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有消炎作用。次乌头碱和乌头原碱对于因注射菌苗而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乌头煎剂或总碱能引起麻醉猫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小剂量乌头碱使心跳减慢,大剂量则引起心率不齐,甚至心室颤动。
【附藥說明】草乌 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 (Aconitun Kusnezoffii Reochb.) 的块根。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疼痛,有麻醉止痛的作用。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同川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