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腎陰虛證是指腎臟陰液虧損。虛火上亢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的總稱。本證多因內傷勞倦,久病及腎,或溫病後期熱極傷陰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五心煩熱,失眠盜汗,口乾咽燥,足跟痛,腰膝痠軟,遺精,女子崩漏,舌質紅,脈細數等。
腎陰虛證常見於「遺精」、「不寐」、「虛勞」、「膏淋」、「尿血」、「崩漏」、「消渴」以及溫熱病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腎精不足證」、「腎陰陽兩虛證」、「肝腎陰虛證」、「肺腎陰虛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腎陰虛證在不同疾病中出現時,各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治法亦有區別。
- 如在遺精病中出現腎陰虛證,則見陽事易舉、夢遺、早泄。頭暈眼花,精神不振等症,多因恣情縱慾,腎陰虧耗,虛火擾動精室所致,治宜滋腎陰,瀉虛火,方選知柏地黃丸(《醫方考》)。
- 若在不寐病中出現腎陰虛證,則見心煩、失眠、雜夢紛紜、五心煩熱、頭暈耳鳴等症,多因思慮過度,所願不遂,陰精暗耗,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所致。徐東臬說:「有因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火獨亢,不得眠者。」治宜滋腎壯水制火、安神定志,方用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合黃連阿膠湯(《傷寒論》)。
- 如在膏淋病中出現腎陰虛證,則見小便渾如米泔’尿道澀痛、或淋出如脂,形贏乏力、腰膝酸軟、舌質紅苔膩等症,多因房室勞傷,或情u茤珔芊A由腎陰虧損,下元不固,脂液下泄所致,治宜益腎固攝,方用萆薢分清飲(《丹溪心法》)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 如在虛勞病中出現腎陰虛證,則見形體贏瘦,煩熱、頭暈耳鳴、耳聾、兩足痿弱,神色萎頓等症,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勞作過極,或久病失於調養,使腎臟真陰不足,久虛不復,發為虛勞,治宜滋腎填陰,方選大補陰丸(《丹溪心法》)及大補元煎(《景岳全書》)。
- 若在尿血病中出現腎陰虛證,可見小便短赤帶血、腰膝痠軟,神疲乏力,舌質紅,脈細數等症,此由縱情色慾,相火妄動,腎陰虧耗,陰虛則生內熱,熱灼血絡而外溢,張景岳說:“此多以酒色慾念,致動下焦之火而然。」治宜滋陰清火,兼以止血,方用大補陰丸合小薊飲子(《濟生方》)。
- 若在消渴病中出現腎陰虛證,稱為「下消」、「腎消」,症見小便頻數量多,尿如脂膏,口乾舌紅、消瘦,脈沉細而數,此由房室不節,酒醴肥甘過食,腎虛陰虧,下焦虛憊,約束無權使然。《景岳全書》:「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黃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故又名腎消也。」治宜滋陰固腎,以六味地黃丸重用山藥、萸肉等。
- 倘若溫熱病中,因熱入下焦,邪熱久稽,熱灼真陰,引起腎陰虛者,則病勢較急,臨床見身熱不甚,久留不退,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乾,舌質乾絳,甚則紫晦而乾,或神倦耳聾,脈虛大等症,治宜滋陰養陰清熱,方選加減復脈湯(《溫病條辨》)。
- 若婦科崩漏病中出現腎陰虛證,則見經行先期,崩中漏下,淋漓不斷,經色紅,量多,或帶下粘稠、舌質紅、脈沉細數等症,治宜滋陰涼血止血,方選清海丸(《傅青主女科》)、花蕊石散(《十藥神書》)。
腎陰虛證常因人、因時不同表現亦不完全相同。如老年腎陰虛證,以齒髮早墮、便秘、尿澀滴瀝、耳聾耳鳴、眩暈等為主要表現;在男性青壯年患腎陰虛證者,以夢遺、早泄、失眠等為主症;在女性患者則為經行先期、或崩漏,不孕等主症。從時間上來說,腎陰虛證的陰虛火旺現象以傍晚或夜間為甚,晨起好轉。
根據臟腑相關的理論,一臟有病,勢必波及他臟,腎陰虛證在其病機演化過程中常出現一些兼挾證候。如心與腎之間水火互濟,腎陰必上滋於心,心火才不亢;若腎陰不足,水不濟火,心火獨亢,遂出現心腎不交之證,症見心煩不寐,多夢遺精,心悸健忘,眩暈耳鳴,口乾咽燥,腰膝痠軟,潮熱盜汗,舌紅無苔,脈細數等。
【類證鑑別】
- 腎精不足證與腎陰虛證:精屬陰,腎精不足證屬陰虛證的範疇,兩證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十分相似,但還是有一定的區別。腎陰的概念較之腎精為廣,腎精不足證是腎陰虛證的表現之一,但不是全部。從病因而論,腎陰虛證每因房室不節,腎陰虧耗;或下焦濕熱久蘊,耗傷腎陰;或在溫熱病後期,熱灼津傷,腎陰受損;或情志內傷,氣火傷陰;或慢性病中,其他臟腑陰分先傷,久則累及於腎,腎陰傷而虛火亢,發為此證。腎陰虛則生內熱,故有五心煩熱,失眠盜汗,口乾咽燥;陰虛則陽偏亢,精關不固,故遺精;虛火擾動衝任,故有崩漏,不孕;腎陰不足,精氣亦虧,故有腰膝酸軟,脈細數等症。腎精不足證的病因,常由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勞過度,陰精虧耗;或疲勞衰竭,精氣匱乏所致。從臨床表現看,腎精不足證的主症是:眩暈耳鳴,腦鳴耳聾、齒搖髮落,鬚髮早白、神疲乏力、健忘、記憶力減退、男子不育、女子不孕、尺脈沉細等。其與腎陰虛證不同的是,一般沒有五心煩熱、盜汗、咽乾、舌紅、脈細數等陰虛火旺的症狀,以此為別。
- 腎陰陽兩虛證與腎陰虛證:所謂腎陰陽兩虛證即包括腎陰虛證和腎陽虛證。從病機上分析,腎陰虛日久,陰損及陽,導致腎陰陽兩虛,因此腎陰陽兩虛證可以是腎陰虛證的進一步發展。臨床表現有畏寒手足心熱,口乾咽燥,但喜熱飲,耳鳴盜汗,陽萎遺滑,腰膝酸軟,小便清長或餘瀝不盡,舌根苔白,舌質稍紅,尺脈細弱或帶數象等。此與單純腎陰虛所出現的陰血虧損、虛火上亢的一系列症狀顯然有別。
- 肝腎陰虛證與腎陰虛證:肝藏血,腎藏精,肝與腎之間乙癸同源,精血互生,肝腎兩臟的生理關係至為密切。肝腎陰虛證的形成,常由失血過多,或久病營陰虧損,或房勞過度,使肝腎陰分虧損;亦可因腎陰先虛,精不化血,血不養肝,使肝腎俱虛。臨床可見頭暈目花,視物不清、面色憔悴、耳鳴耳聾、脅肋疼痛、腰膝痠軟、肢麻、顴紅唇赤、手足心熱、盜汗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等症,其與單純腎陰虛證不同的是,由於波及臟腑有異,因而後者常無眩暈、視物不清、脅肋疼痛,肢麻拘攣等肝血不足之證,以此可資鑒別。
- 肺腎陰虛證與腎陰虛證:肺屬金,腎屬水,肺腎兩臟乃金水相生關係,肺腎陰虛證與腎陰虛證在發病機制與臨床表現上頗多相似。但肺腎陰虛證的形成,或因久咳耗傷肺陰,肺陰虛者日久金不生水,進而耗損腎陰,使肺腎皆虛;或由於腎陰不足,不能滋養肺陰,形成肺腎陰虛證。臨床表現為咳嗽痰出不爽,動則氣促,間或咯血,口乾咽燥,或聲音嘶啞,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顴紅,舌紅少苔,脈細數。而腎陰虛證病因多由房室勞倦、久病及腎、熱病後期熱入下焦所致,病理變化僅局限於腎,尚未累及於肺,故不出現咳嗽咯血、聲音嘶啞等肺陰損傷的見證。
【文獻別錄】
- 《藏府藥式補正‧中卷》:「腎家陰液不充,多有氣火外浮,隨經絡所過,發為肌熱,或則肌膚亦無熱象,而病人自知熏蒸燔灼,此宜峻滋腎水,以制陽光。」
- 《症因脈治‧腎虛勞傷》:「腎虛勞傷之脈,兩尺細數,真陰不足;兩尺數大,腎中有火;兩尺沉遲,真陽不足。腎虛勞傷之治,真陰不足者,人參固本丸,家秘肝腎丸;腎中火旺者,知柏天地煎;真陽不足者,金匱腎氣丸。」
- 《筆花醫鏡‧腎部》:「腎之熱,水將涸也,傷寒門有之,而雜症罕見,左尺右尺必沉數,或浮而空,舌黑無液,其症為口燥咽乾,為目不明,為小便不利,為小便濁,為小便出血,為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