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氣血兩虛
別名氣血雙虧、氣血不足、氣血虛弱、氣血虛損
【概念】

氣血兩虛證是指機體元氣不足,化源匱乏,氣不生血而致「氣」與「血」二方面虧損,導致人體生命活動物質基礎不足,臟腑功能衰退的一種臨床表現。本證多因飲食勞倦內傷,或久病不癒,或失血耗氣所致。

本證臨床表現主要為:神疲乏力,呼吸氣短,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無華,手足麻木,指甲色淡,或月經量少,色淡質稀,血崩漏下,舌淡而嫩,脈細弱無力等症。

氣血兩虛證常見於「虛勞」、「眩暈」、「心悸怔忡」、「痿證」、「不寐」、「月經不調」及各種出血性疾病中。

本證應與「氣陰兩虛證」、「氣虛血瘀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臨床上,在氣虛或血虛的多種疾病變化過程中,都可見到氣血兩虛證。由於造成本證的病因、病機、病位不同,其表現亦各異。

  1. 如本證在「虛勞」病中,多因後天失調,久病失養,以致脾胃受損,氣血生化之源不足,症見神疲乏力,氣短自汗,納穀減少,頭暈心悸,形瘦,舌淡苔薄,脈細軟,治宜調理脾胃,氣血雙補,力選八珍湯(《正體類要》)加減;若因氣血不足,腠理不密,外邪每易乘虛而襲,《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曰:「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症見形瘦神疲,氣短心悸,易於感冒,或肢痛麻木,治宜扶正祛邪,方選薯蕷丸加減。
  2. 因氣血兩虛而見「眩暈」者,多為思慮過度,脾胃素虛,氣血無以上榮頭目,腦失所養,症見頭暈目眩,稍勞倦則加劇,顏面蒼白,口唇指甲無華,神疲乏力,夜寐多夢,納呆便溏,舌淡脈細,治宜補養氣血,健運中土,方選歸脾湯(《濟生方》)或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
  3. 本證亦可見於「心悸怔忡」病中,多為憂愁思慮,勞傷心脾,氣血耗損,血不養心,症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神疲倦怠,納食不思,舌淡,脈細,治宜氣血雙補,心脾同治,方選歸脾湯加朱砂、龍齒等。
  4. 又如「不寐」,亦可因氣血兩虛所致,《類證治裁‧不寐》篇曰:「思慮傷脾,脾血虧損,經年不寐。」症見多夢易醒,失眠,心悸,頭脹健忘,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弱,治宜益氣生血,寧神定志,方選歸脾湯養心湯(《證治準繩》)加減。
  5. 又如氣血兩虛見於「痿證」者,多因邪熱傷氣耗津,以致陽明生化無權,水穀精微無以灌四旁,潤宗筋,主束骨而利關節,況且脾胃虛弱常導致肝之藏血不足,肝主筋,肝血不足則無以濡養筋脈而成痿,症見肢體痿軟無力,肌肉瘦削,飲食減少,神疲乏力,或頭暈眼花,身重口苦,舌淡紅,苔薄黃膩,脈細弦,治宜補中益氣,養血柔肝,方選補中益氣湯,或加減四物湯(《醫學正傅》)加減。
  6. 本證還可見於多種出血性疾病中,如「便血」,多因脾胃虛損,脾不統血,氣不攝血,血溢於內所致,症見大便黑如柏油,胃脘脹滿不舒,頭暈神疲,面色蒼白,舌淡,脈細,治宜益氣攝血,方選歸脾湯加減。
氣血兩虛證常見於慢性疾病的中、後期。素有氣虛或血虛者,或有慢性出血性疾病者,尤易導致本證。女性較男性為多見。

本證在分科上,又各具特點。

  1. 婦科方面,如月經不調,崩漏,胎漏,缺乳等,其病機主要反映在氣不生血,氣不攝血上,有少、淡、稀、白的特點。若月經不調者,不論先期或後期,可見經量少,色淡,經水清稀,納呆,面色蒼白等症;若閉經,每由月經量少,色淡,清稀,漸至經閉,並伴形瘦,面色萎黃等症;若漏下者,可見經水漏下,淋漓不淨,色淡,質稀薄,面色白而浮等症;若胎漏者,可見妊娠少腹下墮,陰道少量出血,色淡紅,質稀薄,面色蒼白等症;若產後缺乳者,症見乳汁少而淡,質清稀或無乳汁,乳房不脹而柔軟,面色蒼白等症。
  2. 外科方面,本證可見起勢慢而病程長,瘡瘍腫脹而不潰,腫勢不高而平塌,根腳不束而散漫,癱疽不痛而麻木,濃液不稠而敗漿,瘡面不澤而色晦,瘡口不斂而難收等特點。
  3. 在兒科方面,由於小兒機體嬌柔而嫩,氣血未充,經脈未盛,若後天脾胃調攝失當,脾胃受損,氣血不足,疾病往往纏綿不癒。本證常散見於小兒疳積,五遲,五軟等病症中,臨床可見生長發育緩慢,飲食呆滯,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智力遲鈍,髮少唇淡,肢軟無力,哭聲低微等特點。在防治上,當以補益氣血的同時,強調健運脾胃,節制飲食,助其生化。
本證的主要病變部位在脾胃。由於氣血是互相依存、資生的,故本證一般多因氣虛日久,累及血虛;亦可因失血過多而耗氣。但氣屬陽,血屬陰,進一步發展可出現「陰陽兩虛證」,即有脾病及腎病,從氣血虛轉化為陰陽虛。由於患者的體質不同,病變的性質差異,本證演化過程中會出現寒熱二種不同的轉歸。
  • 一是由本證熱化,即因血虛而傷陰,出現既有氣虛,又有陰虛火旺的症狀,表現為「氣陰兩虛」。例如。心悸”,可由心脾氣血兩虛,演化為心脾氣陰兩虛,出現心動悸,脈結代等症狀;
  • 二是由本證寒化,即因氣虛而傷陽,由脾而及腎,表現為「脾腎兩虛」。例如「浮腫」,可由脾胃氣血兩虛,演化為脾腎兩虛的水腫等。
上述兩種轉歸,對於素體陰虛或陽虛的患者,表現尤為突出。本證的出現,每每導致機體抗病能力的低下,常易感受外邪或兼夾痰、食、瘀等病邪,臨床表現為虛實夾雜,故辨證時,必須注意兼夾症。新感則應按「急則治其標」的原則,先祛外邪,後治其本。若有兼夾症,則當扶正祛邪,兩者兼顧,決不可只顧扶正,恐有留寇之弊。

【類證鑑別】

  1. 氣陰兩虛證與氣血兩虛證:二者均為虛證,一為氣陰同病,一為氣血同病。從臨床辨證來認識,二者皆可見氣虛的神疲乏力,呼吸氣短的症狀。血虛與陰虛又均可表現營陰虧損的症狀,但血虛主要表現為營血不足,症見頭暈眼花,眼瞼、口唇、指甲蒼白,心悸,手足麻木,舌淡,脈細;而陰虛主要表現為陰虛火旺,症見頭暈目眩,耳鳴,午後升火,顴紅咽痛,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此為鑒別要點。雖然氣血兩虛可演化為氣陰兩虛證,這只是病機上的相互關聯。氣陰兩虛證臨床多見於熱性病的後期及內傷雜病中,而本證則主要見於內傷雜病中。
  2. 氣虛血瘀證與氣血兩虛證:二者均為氣血同病,前者是虛中夾實證,後者是虛證。氣虛血瘀證是指因氣虛不足,元氣虧損,氣虛而無力推動血運,以致營衛不和,經脈或臟腑瘀阻。如因氣虛而出現的痹證,手足麻木不仁;因氣虛而動風,脈絡瘀阻,出現中風,口眼喎斜,手足癱瘓;因脾胃氣虛,臟腑失養,血運受阻,出現胸痛,脅痛,脘腹脹滿,鈍痛而拒按,部位固定,癥積腫塊等等。而與氣血兩虛證所出現的手足麻木而無不仁,脘腹脹滿而喜按的症狀有別。當然,氣虛血瘀證還可出現舌有瘀點,身有瘀斑,腹有腫塊等特點,這是氣血兩虛證所沒有的,二者當以此為辨。必須知道,若氣血兩虛證發展由虛而瘀,會表現為氣虛血瘀證,二者在病機上有一定的聯繫。

【文獻別錄】

  1. 《素問‧調經論》:「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2. 《諸病源候論‧虛勞諸病候上》「夫血氣者,所以榮養其身也。虛勞之人,精髓萎竭,血氣虛弱,不能充盛肌膚,此故贏瘦也。」「胃為腑,主盛水穀,脾為臟,主消水穀。若脾胃溫和,則能消化。今虛勞血氣衰少,脾胃冷弱,故不消穀也。」
  3. 《景岳全書‧不寐》:「有體素弱,或因過勞,或因病後,此為不足,宜養血安神之類。凡病後及婦人產後不得眠者,此皆血氣虛,而心脾二臟不足,雖有痰火,亦不宜過於攻,治仍當以補養為君,或佐以清痰降火之藥。」
  4. 《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一陰一陽,互相維繫,而況運血者即是氣,守氣者即是血。氣為陽,氣盛即為火盛;血為陰,血虛即是水虛,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人必深明此理,而後治血理氣,調陰和陽,可以左右逢源。」
  5. 《景岳全書‧血證》:「蓋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