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气血两虚
别名气血双亏、气血不足、气血虚弱、气血虚损
【概念】

气血两虚证是指机体元气不足,化源匮乏,气不生血而致“气”与“血”二方面亏损,导致人体生命活动物质基础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证多因饮食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或失血耗气所致。

本证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无华,手足麻木,指甲色淡,或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血崩漏下,舌淡而嫩,脉细弱无力等症。

气血两虚证常见于“虚劳”、“眩晕”、“心悸怔忡”、“痿证”、“不寐”、“月经不调”及各种出血性疾病中。

本证应与“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临床上,在气虚或血虚的多种疾病变化过程中,都可见到气血两虚证。由于造成本证的病因、病机、病位不同,其表现亦各异。

  1. 如本证在“虚劳”病中,多因后天失调,久病失养,以致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症见神疲乏力,气短自汗,纳谷减少,头晕心悸,形瘦,舌淡苔薄,脉细软,治宜调理脾胃,气血双补,力选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若因气血不足,腠理不密,外邪每易乘虚而袭,《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症见形瘦神疲,气短心悸,易于感冒,或肢痛麻木,治宜扶正祛邪,方选薯蓣丸加减。
  2. 因气血两虚而见“眩晕”者,多为思虑过度,脾胃素虚,气血无以上荣头目,脑失所养,症见头晕目眩,稍劳倦则加剧,颜面苍白,口唇指甲无华,神疲乏力,夜寐多梦,纳呆便溏,舌淡脉细,治宜补养气血,健运中土,方选归脾汤(《济生方》)或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3. 本证亦可见于“心悸怔忡”病中,多为忧愁思虑,劳伤心脾,气血耗损,血不养心,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神疲倦怠,纳食不思,舌淡,脉细,治宜气血双补,心脾同治,方选归脾汤加朱砂、龙齿等。
  4. 又如“不寐”,亦可因气血两虚所致,《类证治裁‧不寐》篇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症见多梦易醒,失眠,心悸,头胀健忘,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益气生血,宁神定志,方选归脾汤养心汤(《证治准绳》)加减。
  5. 又如气血两虚见于“痿证”者,多因邪热伤气耗津,以致阳明生化无权,水谷精微无以灌四旁,润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况且脾胃虚弱常导致肝之藏血不足,肝主筋,肝血不足则无以濡养筋脉而成痿,症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瘦削,饮食减少,神疲乏力,或头晕眼花,身重口苦,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弦,治宜补中益气,养血柔肝,方选补中益气汤,或加减四物汤(《医学正傅》)加减。
  6. 本证还可见于多种出血性疾病中,如“便血”,多因脾胃虚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溢于内所致,症见大便黑如柏油,胃脘胀满不舒,头晕神疲,面色苍白,舌淡,脉细,治宜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气血两虚证常见于慢性疾病的中、后期。素有气虚或血虚者,或有慢性出血性疾病者,尤易导致本证。女性较男性为多见。

本证在分科上,又各具特点。

  1. 妇科方面,如月经不调,崩漏,胎漏,缺乳等,其病机主要反映在气不生血,气不摄血上,有少、淡、稀、白的特点。若月经不调者,不论先期或后期,可见经量少,色淡,经水清稀,纳呆,面色苍白等症;若闭经,每由月经量少,色淡,清稀,渐至经闭,并伴形瘦,面色萎黄等症;若漏下者,可见经水漏下,淋漓不净,色淡,质稀薄,面色白而浮等症;若胎漏者,可见妊娠少腹下堕,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稀薄,面色苍白等症;若产后缺乳者,症见乳汁少而淡,质清稀或无乳汁,乳房不胀而柔软,面色苍白等症。
  2. 外科方面,本证可见起势慢而病程长,疮疡肿胀而不溃,肿势不高而平塌,根脚不束而散漫,瘫疽不痛而麻木,浓液不稠而败浆,疮面不泽而色晦,疮口不敛而难收等特点。
  3. 在儿科方面,由于小儿机体娇柔而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若后天脾胃调摄失当,脾胃受损,气血不足,疾病往往缠绵不愈。本证常散见于小儿疳积,五迟,五软等病症中,临床可见生长发育缓慢,饮食呆滞,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智力迟钝,发少唇淡,肢软无力,哭声低微等特点。在防治上,当以补益气血的同时,强调健运脾胃,节制饮食,助其生化。
本证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由于气血是互相依存、资生的,故本证一般多因气虚日久,累及血虚;亦可因失血过多而耗气。但气属阳,血属阴,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阳两虚证”,即有脾病及肾病,从气血虚转化为阴阳虚。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病变的性质差异,本证演化过程中会出现寒热二种不同的转归。
  • 一是由本证热化,即因血虚而伤阴,出现既有气虚,又有阴虚火旺的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例如。心悸”,可由心脾气血两虚,演化为心脾气阴两虚,出现心动悸,脉结代等症状;
  • 二是由本证寒化,即因气虚而伤阳,由脾而及肾,表现为“脾肾两虚”。例如“浮肿”,可由脾胃气血两虚,演化为脾肾两虚的水肿等。
上述两种转归,对于素体阴虚或阳虚的患者,表现尤为突出。本证的出现,每每导致机体抗病能力的低下,常易感受外邪或兼夹痰、食、瘀等病邪,临床表现为虚实夹杂,故辨证时,必须注意兼夹症。新感则应按“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祛外邪,后治其本。若有兼夹症,则当扶正祛邪,两者兼顾,决不可只顾扶正,恐有留寇之弊。

【類證鑑別】

  1. 气阴两虚证与气血两虚证:二者均为虚证,一为气阴同病,一为气血同病。从临床辨证来认识,二者皆可见气虚的神疲乏力,呼吸气短的症状。血虚与阴虚又均可表现营阴亏损的症状,但血虚主要表现为营血不足,症见头晕眼花,眼睑、口唇、指甲苍白,心悸,手足麻木,舌淡,脉细;而阴虚主要表现为阴虚火旺,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午后升火,颧红咽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为鉴别要点。虽然气血两虚可演化为气阴两虚证,这只是病机上的相互关联。气阴两虚证临床多见于热性病的后期及内伤杂病中,而本证则主要见于内伤杂病中。
  2. 气虚血瘀证与气血两虚证:二者均为气血同病,前者是虚中夹实证,后者是虚证。气虚血瘀证是指因气虚不足,元气亏损,气虚而无力推动血运,以致营卫不和,经脉或脏腑瘀阻。如因气虚而出现的痹证,手足麻木不仁;因气虚而动风,脉络瘀阻,出现中风,口眼㖞斜,手足瘫痪;因脾胃气虚,脏腑失养,血运受阻,出现胸痛,胁痛,脘腹胀满,钝痛而拒按,部位固定,症积肿块等等。而与气血两虚证所出现的手足麻木而无不仁,脘腹胀满而喜按的症状有别。当然,气虚血瘀证还可出现舌有瘀点,身有瘀斑,腹有肿块等特点,这是气血两虚证所没有的,二者当以此为辨。必须知道,若气血两虚证发展由虚而瘀,会表现为气虚血瘀证,二者在病机上有一定的联系。

【文獻別錄】

  1. 《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2. 《诸病源候论‧虚劳诸病候上》“夫血气者,所以荣养其身也。虚劳之人,精髓萎竭,血气虚弱,不能充盛肌肤,此故赢瘦也。”“胃为腑,主盛水谷,脾为脏,主消水谷。若脾胃温和,则能消化。今虚劳血气衰少,脾胃冷弱,故不消谷也。”
  3. 《景岳全书‧不寐》:“有体素弱,或因过劳,或因病后,此为不足,宜养血安神之类。凡病后及妇人产后不得眠者,此皆血气虚,而心脾二脏不足,虽有痰火,亦不宜过于攻,治仍当以补养为君,或佐以清痰降火之药。”
  4. 《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一阴一阳,互相维系,而况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人必深明此理,而后治血理气,调阴和阳,可以左右逢源。”
  5. 《景岳全书‧血证》:“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