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小兒遺尿,是三歲以上小兒,每於睡眠中小便自遺的症狀,又稱「夜尿症」。
早在《靈樞經》中就有「膀胱不約為遺溺」的論述,《諸病源候論.小便病諸候》也說:「膀胱為津液之腑,腑既虛冷,陽氣衰弱,不能約於水,故令遺尿也。」後世醫家對遺尿的認識,多未超出這些範圍。
小兒遺尿,由於生理上的腎氣末充臟腑末堅,以及照護不周,發病往往此成人為多,所以列為專條討論。若因卒觸驚恐,或嬉戲過度,偶爾引起遺尿者,不屬病態,本文不予論述。
【辨證分析】
- 腎陽虛︰夜尿頻多,每睌必遺。患兒發育遲緩,面色㿠白,肢冷惡寒,腰膝痠軟,唇舌淡白,脈沉遲無力。主要見於先天稟賦不足的患兒,由於下焦元陽虛衰,命火不能蒸騰水液,鼓動氣化,約束膀胱,故夜間遺尿。宜溫補腎陽,佐以固攝,桑螵蛸散合鞏堤丸加減。
- 脾肺氣虛︰小便頻數,尿量不多,睡中遺尿,氣短聲怯,動則汗出,易於感冒,食少便溏,舌質淡無華,脈細弱。多見於後天調攝失當,或久患咳喘,吐瀉等患兒,由於宗氣受損,氣虛升舉無權,水失其制,故出現遺尿症。臨證鑒別的要點是,腎陽虛弱必有寒證,故肢冷惡寒,脈遲無力,每遇寒冷加重等;脾肺氣虛則有宗氣不足之證,如動則汗出,氣短聲怯,食少便溏等,無明顯寒象,易與腎陽虛弱區別。治療以補為主,宜健脾益肺,佐以固澀,補中益氣湯丸化裁。
- 肝經鬱熱︰睡中遺尿,小便黃躁,手足心熱,面赤唇紅,夜間齘齒,或驚惕不安,舌苔薄黃,脈滑數。於濕熱內蘊,侵犯肝經,或肝失疏泄,鬱而化火,影響膀胱不藏,也可出現遺尿,但此類較為少見。患兒小便多臊臭,遺尿量少而色黃,伴有手足心熱,夜間驚惕不安,舌苔黃,脈滑數等,與上述兩種證候有明顯區別,因此不難分辨。治宜瀉肝清熱,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
【文獻別錄】
- 《幼科釋謎.大小二便》引劉完素之語:遺尿不禁者,為冷。腎主水,膀胱為津液之府,腎與膀胱俱虛,而冷氣乘之,故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謂之遺尿;睡中自出者,名尿床。此皆腎與膀胱俱虛,而挾冷所致也。以雞腸散主之。亦有熱客於腎部,干於足厥陰之經,廷孔鬱結極甚,而氣血不能宣通,則痿痹而神無所用,故液滲入膀胱,而旋溺遺矢,不能收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