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素问 » 气厥论
【內容】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1)。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2),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3)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4)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1. 张景岳:“鬲上焦烦,饮水多而善消也。”
  2. “虙”同“伏”。“虙瘕”即沉伏于腹中的积块。
  3. 丹波元简:“吴良,脑受其热,故令頞中辛辣,鼻液如渊之流,无止息也。”
  4. “蔑”,污血。“衄蔑”即鼻出血。

上一節 刺疟
欬论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