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素問 » 調經論
【內容】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1),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於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2),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藏(3),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4),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釋,著鍼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帝曰:善。(5)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喘欬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氣未并,五藏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釋,出鍼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氣未并,五藏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鍼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鍼,無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支不用。血氣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動(6),命曰微風。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骨節有動(7)。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8),不足則補其復溜。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

  有餘 不足 刺微
笑不休 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 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 刺微…按摩勿釋,著鍼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喘欬上氣 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 息利少氣 補其經隧,無出其氣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 刺微…按摩勿釋,出鍼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
瀉其盛經,出其血 視其虛經,內鍼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鍼,無令血泄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 刺留血…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腹脹,涇溲不利 瀉其陽經 四支不用 補其陽絡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 刺微…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
腹脹飧泄 瀉然筋血者 補其復溜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骨節有動 刺未并…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

帝曰:善。余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氣血以并(9),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10),血氣離居,一實一虛。血并於陰,氣并於陽,故為驚狂。血并於陽,氣并於陰,乃為炅中。血并於上,氣并於下,心煩惋善怒(11)。血并於下,氣并於上,亂而喜忘。帝曰:血并於陰,氣并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并為虛,氣并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12),血與氣并,則為實焉。血之與氣并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13),肌肉堅緊,榮血泣(14),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15),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

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16),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17),故曰虛矣。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18)令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19),故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20),其脈盛大以濇,故中寒。

帝曰:陰與陽并,血氣以并(21),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榮,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帝曰:血氣以并,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鍼,鍼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鍼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寫,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鍼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鍼,氣出鍼入,鍼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熱不得還(22),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23),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藏,五藏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藏,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24),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鍼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鍼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鍼道備矣(25)

  1. 《甲乙經》「神」下有「有」,其下「氣」、「血」、「形」、「志」之下並同。
  2. 《甲乙經》「通」下有「達」。
  3. 《甲乙經》無「身」、「五藏」。
  4. 《甲乙經》「洒淅」作「悽厥」,《太素》作「洫泝」。
  5. 元槧本、《太素》有「氣」。
  6. 全元起本、《甲乙經》「蠕」作「溢」,《太素》作「濡」。
  7. 《甲乙經》「動」作「傷」。
  8. 《太素》「者」下有「出其血」。
  9. 《甲乙經》「以」作「已」。
  10. 《太素》「逆」作「留」。
  11. 《甲乙經》「惋」作「悶」,《太素》作「悗」。
  12. 《甲乙經》「輸」作「注」。
  13. 《甲乙經》、《太素》無「不」。
  14. 《太素》無「緊」,「榮」作「營」。
  15. 《甲乙經》「不足」下有「血濇」。
  16. 《太素》無「空」。
  17. 《太素》「熏滿」作「熏藏」。
  18. 古抄本、元槧本、《太素》「令」作「今」。
  19. 《甲乙經》無「熱氣」,《太素》作「胃熱氣熏中」。
  20. 《太素》作「血涘泣則脈不通」,《甲乙經》作「腠理不通」。
  21. 《甲乙經》「以」作「已」。
  22. 《太素》「還」作「環」。
  23. 《甲乙經》作「動無後時」,《太素》作「動無後時之」。
  24. 《太素》「其」上有「視」。
  25. 《甲乙經》「備」作「畢」。

上一節 水熱穴論
繆刺論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