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素问 » 调经论
【內容】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1),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2),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3),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4),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鍼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5)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欬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鍼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鍼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鍼,无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6),命曰微风。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7)。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8),不足则补其复溜。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有余 不足 刺微
笑不休 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刺微…按摩勿释,著鍼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喘欬上气 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 息利少气 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刺微…按摩勿释,出鍼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泻其盛经,出其血 视其虚经,内鍼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鍼,无令血泄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刺留血…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腹胀,泾溲不利 泻其阳经 四支不用 补其阳络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刺微…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腹胀飧泄 泻然筋血者 补其复溜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刺未并…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9),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10),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11)。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12),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13),肌肉坚紧,荣血泣(14),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15),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16),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17),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18)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19),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20),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21),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荣,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鍼,鍼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鍼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鍼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鍼,气出鍼入,鍼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鍼,气入鍼出,热不得还(22),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23),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24),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鍼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鍼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鍼道备矣(25)

  1. 《甲乙经》“神”下有“有”,其下“气”、“血”、“形”、“志”之下并同。
  2. 《甲乙经》“通”下有“达”。
  3. 《甲乙经》无“身”、“五藏”。
  4. 《甲乙经》“洒淅”作“悽厥”,《太素》作“洫溯”。
  5. 元椠本、《太素》有“气”。
  6. 全元起本、《甲乙经》“蠕”作“溢”,《太素》作“濡”。
  7. 《甲乙经》“动”作“伤”。
  8. 《太素》“者”下有“出其血”。
  9. 《甲乙经》“以”作“已”。
  10. 《太素》“逆”作“留”。
  11. 《甲乙经》“惋”作“闷”,《太素》作“悗”。
  12. 《甲乙经》“输”作“注”。
  13. 《甲乙经》、《太素》无“不”。
  14. 《太素》无“紧”,“荣”作“营”。
  15. 《甲乙经》“不足”下有“血濇”。
  16. 《太素》无“空”。
  17. 《太素》“熏满”作“熏藏”。
  18. 古抄本、元椠本、《太素》“令”作“今”。
  19. 《甲乙经》无“热气”,《太素》作“胃热气熏中”。
  20. 《太素》作“血涘泣则脉不通”,《甲乙经》作“腠理不通”。
  21. 《甲乙经》“以”作“已”。
  22. 《太素》“还”作“环”。
  23. 《甲乙经》作“动无后时”,《太素》作“动无后时之”。
  24. 《太素》“其”上有“视”。
  25. 《甲乙经》“备”作“毕”。

上一節 水热穴论
缪刺论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