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如何找中医看病 » 针灸只能治酸痛?
作者︰沈药子
【內容】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严格的临床验证,认可了64种针灸适应症,分为9大类,如下:

  1. 神经内科系统疾病
  2. 运动系统疾病
  3. 呼吸系统
  4. 肠胃系统
  5. 泌尿生殖系统
  1. 妇科疾病
  2. 五官科系统疾病
  3. 皮肤系统疾病
  4. 小儿科疾病
据统计,这些适应症之中,属泛内科系统的疾患数目约占80%(1)。换言之,WHO认可的主要为内科疾病,筋骨酸痛还在其次。

在中医圣典《黄帝内经》的《经脉》篇当中记载了人体12条经脉所主的病症共158项,据统计,一般内科病症占73%,经脉循行所过的病症(包括筋骨酸痛)占27%(1)。所以,即便在古代,针灸的主要适应症还是内科疾患,而非只是筋骨酸痛。

传统中医认为,内在脏器与皮肤、血管、神经、肌肉、骨髓、乃至五官等等组织是息息相关的,其间透过经络网络(见“何谓经络、穴道?”一节)相联系。经络可视为脏腑所延伸出的触角,内脏有病会反应在经络上,经络若阻塞也会影响内脏的机能。因此之故,针刺经穴不但可治疗经络所经过的筋骨、皮毛等等组织的疾患,主要还在调整脏腑的机能,令恢复平衡。临床经验与WHO的认可都证明了这种观点。

古医谚云“一针,二灸,三用药”,无论何种疾病(包括癌症)皆可针灸,效果往往立竿见影,配合中药更如虎添翼。然而在台湾,健保局将针灸归为伤科之流,给付甚低(每次治疗的实际给付不到NT$200;在美国,针灸一次得花费上千台币),意即,在健保局的认知,针灸只能治筋骨酸痛。一般民众也普遍以为,针灸就只能治酸痛,且哪痛扎哪。许多中医师不知为何,竟也顺应健保局与一般民众的认知,哪痛扎哪,剩下的就交给推拿师处理。许多看内科的医师只处方开药给患者,也不太针灸。针灸术沉沦至此,只能一叹。

【附注】
  1. 根据沈邑颖中医师的统计。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