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除痰之劑 » 清肺飲
【內容】

痰嗽

【主治】

治痰溼氣逆而欬嗽(1)

  1. 肺受火傷,則氣逆而為欬,脾有停濕,則生痰而作嗽,病有五臟六腑之殊,而其要皆歸於肺,以肺為五臟華蓋,下通膀胱,外達皮毛,為氣之主而出聲也。大法新嗽脈浮為表邪,宜發散,脈實為內熱,宜清利,脈濡散為肺虛,宜溫補,久嗽曾經解利,以致肺胃俱虛,飲食不進,宜溫中助胃,兼治嗽藥,素問曰:肺之能令人欬何也?曰五臟六腑皆令人欬,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有自外得者,肺主皮毛,風寒暑濕之邪,自皮毛入,內傳臟腑而為咳也。有自內發者,七情饑飽,內有所傷,則邪氣上逆,肺為氣出入之道,故五臟之邪,上蒸於肺而為嗽也。然風寒暑濕,有不為嗽者,蓋所感者重,不留於皮毛,徑傷臟腑,而成傷寒濕熱諸證,七情亦有不為嗽者,蓋病尚淺,只在本臟,未傳入肺,所以傷寒以有嗽為輕,而七情饑飽之嗽必久而後發也。

【組成】

杏仁 去皮尖  貝母、茯苓 一錢  桔梗、甘草、五味子、橘紅 五分
加薑煎,食遠服。

【加減】

  1. 若春時傷風欬嗽,鼻流清涕,宜清解,加薄荷、防風、紫蘇、炒芩。
  2. 夏多火熱宜清降,加桑皮、麥冬、黃芩、知母、石膏。
  3. 秋多溼熱,宜清熱利溼,加蒼朮、桑皮、防風、梔、芩。
  4. 冬多風寒,宜解表行痰,加麻黃、桂枝、乾薑、生薑、半夏、防風。
  5. 火嗽加青黛、栝蔞、海石。
  6. 食積痰加香附、山查、枳實。
  7. 溼痰除貝母,加半夏、南星。
  8. 燥痰加栝蔞、知母、天冬。
  9. 午前嗽屬胃火,宜清胃,加石膏、黃連。
  10. 午後嗽屬陰虛,宜滋陰降火,加芎、歸、芍、地、知、蘗、二冬、竹瀝,薑汁傳送。
  11. 黃昏嗽為火浮于肺,不可用涼藥,宜五倍、五味、訶子、歛而降之。
  12. 勞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宜加歸、芍、阿膠、天冬、知母、款冬、紫苑之類。
  13. 久嗽肺虛,加參耆。
  14. 如肺熱,去人參,用沙參可也。

【方義】

此手太陰之藥,治肺之通劑也。杏仁解肌散寒,降氣潤燥,貝母清火散結,潤肺化痰,五味歛肺而寧嗽,茯苓除溼而理脾,橘紅行氣,甘草和中,桔梗清肺利膈,載藥上浮,而又能開壅發表也。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