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交會穴:足陽明、任脈之會。
【釋名】
承,承受;漿,水漿。水漿入口,下唇相承,穴居下唇陷中。《釋名‧釋形體》:「口下曰承漿,承水漿也。」
【位置】
面部下唇中,頦唇溝正中凹陷處。
- 《針灸甲乙經》:「在頤前,唇之下。」
- 《針灸大成》:「唇棱下陷中」;
- 《動功按摩秘訣》:「在口唇下五分,正中間。」
【解剖】
- 肌肉:口輪匝肌和頦肌之間。
- 神經:面神經及頦神經分支。
- 血管:下唇動、靜脈分支。
【操作】
直刺0.3~0.5寸,或向兩側橫刺0.3~1寸。一般不灸。
【功效】
疏風,利口齒。
- 古典:口歪,唇緊,牙痛,口瘡,面浮,頭項強痛,癲癇,衄血不止,目暝,消渴,小便赤黃,小便不禁。
- 現代:面癱,口腔潰瘍,流涎。
【配穴】